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兩下,不輕不重。
“進。”蘇蕪頭也沒抬,視線還停留在面前的屏幕上。
小陳推門進來,腳步很快,臉上卻沒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將一個平板電腦輕輕放在蘇蕪的桌面上。
“蘇總,他上鉤了。”
蘇蕪的手指停在鍵盤上,終于抬起頭,目光落在那塊亮著的屏幕上。
屏幕上是一份情報簡報,標題用紅色加粗字體標注——《京鼎集團秘密項目“海燕”立項報告》。
“京鼎那邊動用了他們的文化投資部門,項目評級是s級,由嚴律的團隊直接負責。”小陳的聲音壓得很低,像在匯報一場精準的外科手術,“項目核心概念、人物設定、故事走向,和我們‘送’出去的那份文件,一致性百分之九十八。”
蘇蕪滑動屏幕,一頁頁翻看著。
《海燕》的故事,講的正是一個商業帝國因為內部的腐朽和背叛,最終被一個外部的復仇者顛覆的故事。熟悉得就像是她親手畫下的每一個分鏡。
“他們準備什么時候上線?”蘇蕪問。
“很急。”小陳回答,“他們動用了一切能動用的資源,制作周期被壓縮到了極限。我估計,他們想搶在我們的《渡舟》概念發布會之前,先把《海燕》的預告片推向市場。”
“用一個相似度極高的作品,搶先占領輿論,然后反過來指控我們‘創意雷同’,甚至是‘抄襲’。”蘇蕪說出了嚴律的計劃,語氣平靜得像在復述天氣預報。
“是的。”小陳點頭,“這一招很毒。一旦我們被扣上抄襲的帽子,您在沙龍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聲望,還有謝家那幾位先生對您的認可,都會瞬間崩塌。”
蘇蕪關掉平板,身體向后靠在椅背上。
“他還是那么迷信速度。”她像在自自語,“以為只要夠快,就能掩蓋一切。”
辦公室里安靜下來。
小陳看著蘇蕪,等著她的下一步指令。
蘇蕪拿起手機,撥通了謝靖堯的號碼。
“他動了。”電話一接通,蘇蕪就直接開口。
“我知道。”謝靖堯的聲音從聽筒里傳來,帶著一種了然于心的沉穩,“林周剛剛也收到了消息。項目叫《海燕》,對嗎?”
“對。”蘇蕪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他把我們給他的那份‘圖紙’,當成了圣經。”
“他越是深信不疑,陷得就越深。”謝靖堯說,“他自以為拿到了你的底牌,現在正享受著獵人看著獵物一步步走進陷阱的快感。”
“他的傲慢會讓他覺得,他看到的,就是全世界。”蘇蕪看著樓下渺小的車流,“我們什么都不用做,就讓他繼續搭他的舞臺。”
“搭得越高,摔下來的時候,聲音才越響。”謝靖堯的聲音里透著一絲冷意,“等他把所有身家都押在《海燕》上,再也無法抽身的時候,我們再動手。”
“好。”
掛斷電話,蘇蕪又撥了內線。
“林周,來我辦公室一趟。”
幾分鐘后,林周推門進來。
“蘇總。”
“我們的‘證據鏈’,準備得怎么樣了?”蘇蕪直接問。
“萬無一失。”林周的回答干脆利落,他推了推眼鏡,“我們‘泄露’出去的每一份電子文檔,都內嵌了肉眼無法識別的數字水印,可以精準追溯到接收端設備。我們服務器的日志也完整記錄了那兩個‘內應’下載文件的確切時間和ip地址。”
“最關鍵的是,那份文件的創作時間戳,在我們自己服務器上的記錄,比嚴律團隊立項《海燕》的時間,早了整整半個月。”
林周的臉上浮現出一種法律人特有的冷靜。&lt-->>;br>“只要《海燕》的第一個宣傳片在任何公開平臺上線,我們就能在半小時內,向法院提交全套的、不可辯駁的侵權訴訟材料,并且申請項目緊急凍結。”
蘇蕪點了點頭。
法律是武器,必須磨到最鋒利。
就在這時,她放在桌上的一支黑色加密手機,短促地震動了一下。
是方少秋。
蘇蕪拿起手機,點開消息。
一連串的文字幾乎要從屏幕里溢出來,透著一股歇斯底里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