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宣三十年十月初五,大吉,宜成婚,出行,喬遷,動土,祈福,祭祀。
天際尚未有一絲光亮,宋知意就被喊了起來,趙嬤嬤笑的溫柔但堅定:“太子妃,該梳妝準備了。”
她是十天前過來的,特意來給宋知意做婚前培訓,皇家規矩多,如何行禮,如何說話,都得熟記在心。
為了給這些人騰出地方,哥哥嫂嫂們帶著孩子暫時搬去了村里其他人家住。
當然,嫂嫂們并不覺得惱,實在是趙嬤嬤送給她們的那匹妝花緞太過耀眼。
宋知意打了個哈欠,在宮女們的伺候下坐到了梳妝臺前,鏡子里的小姑娘尚還有些稚氣,卻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
在換上嫁衣前,還要去祠堂告祖,她到的時候,祠堂里外燈火通明,宋家族人除了奶娃娃,其余人皆等候在此。
“順安三十年十月初五,宋氏第十三代子嗣宋滿倉之六女宋知意,謹具香燭、酒醴,拜告于先祖之靈前:
今蒙先祖庇佑,得覓良婿,品貌端方,恪守禮義。今日吉時,小女將辭親別族,往歸裴氏,行婚配之禮。
小女自幼蒙家族養育,承先祖德澤,今雖出嫁,不敢忘祖訓:為人婦者,當孝順公婆,敬愛夫婿、勤儉持家,以續兩家之好,不負先祖所期。
伏惟先祖鑒察,庇佑小女嫁后順遂,夫妻相得,亦佑我宋氏宗族,人丁興旺,世代安康。
謹告。尚饗!”(以上內容自網上查詢所得)
宋知意看著祠堂里的一排祖宗牌位,這是宋家當年逃荒,即使餓的沒力氣,也都舍不得丟棄的東西,而在牌位之前,比往日又多了一道圣旨。
另一邊,皇宮一夜燈火通明,東宮里,一連串的宮人皆有序進出,除了細微衣物摩擦聲,不見一絲噪音。
屋內,宣帝和皇后都有些愁眉苦臉,看著端坐榻上的裴景川,不死心的又問了一句:“皇兒,你當真要去親迎?”
裴景川點頭,他的長發被束起,頭戴九旒冕冠,更顯出他眉目清冷矜貴,藏藍色的圓領廣袖長袍,金龍環繞其上,有昂揚之勢,栩栩如生,黑色金鑲玉的玉革帶扣在腰間,墜著手掌心大小的雙龍玉佩。
“兒臣的婚禮,自然是兒臣去迎。”
新郎親迎是應該的,宣帝也不是瞧不上宋家,只是......
“你這身體......”
皇后卻攔住了宣帝的話,笑道:“皇上,妾身倒瞧著皇兒最近精神不錯,他若要去迎,那便去吧。”
宣帝一聽,連皇后都倒戈了,那還有什么話說,揮袖道:“成,那你去吧,不過就算要去,也得把張太醫帶著,這事兒沒的商量。”
“兒臣遵旨。”裴景川唇角勾起一個淺淺的弧度。
“皇上,皇后娘娘,殿下,吉時已到,該出宮了。”
--------
宋家,王桂花一夜未睡,看著女兒告祖歸來,散了頭發,重新上妝,趙嬤嬤將喜梳遞到她面前時,她還尚有些回不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