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過年被罰關在屋里寫功課的團團圓圓總算被允許出宮看熱鬧了,心疼兩個大孫子的帝后二人大手一揮:
“你們小兩口自個兒玩兒去,孩子我們來帶,要不然有你們在,這兩孩子拘束,這也不行那也不準的,如何能玩的盡興?”
宋知意知道這是特意給他倆留的單獨約會的時間,不由大方一笑:“那就勞煩父皇母后照顧兩個孩子了。”
皇后有了兩個大孫子,近幾年越發顯得年輕,聞眉眼彎彎道:“去吧去吧,聽說朱雀大街的燈會很是熱鬧,不過,熱鬧歸熱鬧,景川你可得牽好吱吱的手,莫要被人群沖散了。”
“兒子知道。”裴景川點頭,看了眼早已經迫不及待的團團圓圓,又有些不大放心:“孩子調皮,您二老多帶些人,別叫他們跑丟了。”
對此,宣帝倒是很有信心:“倆孩子也就在家里皮,到了外頭,什么時候不聽話過?你就放心吧。”
話落他還招了招手:“團團圓圓過來,外頭人多,你們得緊跟著祖父,知道嗎?”
團團圓圓一人一邊,抱著宣帝的胳膊乖巧應下:“知道啦,祖父,我們一定聽您的話,絕對不會亂跑。”
祖孫四人膩膩歪歪上了馬車,宋知意無奈搖了搖頭,抱著裴景川的胳膊,十指相扣,調皮一笑:
“聽鄭姐姐說,玲瓏閣門口設了猜謎比賽,猜對謎底最多的,可得一盞玻璃繡球燈,咱們也去湊湊熱鬧如何?”
本就是出宮去玩兒,至于去哪里都成,裴景川自然無有不應,兩人并未乘坐馬車,而是手牽手往朱雀大街而去。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長街兩側的枝丫掛滿了各式花燈,街上人影憧憧,剛過完年,京城百姓們結伴游玩賞燈,大多穿的都是新衣,便不是新衣,也是家里最齊整的衣裳,臉上皆帶著歡喜的笑。
裴景川湊到宋知意耳邊,低聲道:“先前娘子送的那一扎手記,工部如獲至寶,研究出來的東西用于民間,別的地方尚不知如何,至少京城的百姓日子比前些年好過許多。
還有娘子建的收容所,以及羊毛,毛線等生意,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也有了謀生的路子,這些全是娘子的功勞。”
“這算什么功勞。”宋知意輕笑:“我可是借此賺了不少銀子,只要朝堂的大人們少參我幾本與民爭利,那我就謝天謝地了。”
裴景川卻道:“那些個御史,目光狹隘如燕雀,豈知娘子鴻鵠之志?”
“夫君,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宋知意覺得這人對她的濾鏡太重,好笑的搖了搖頭:“好了,咱們是出來玩兒的,不是批判百官的,不說這些了,走,去買點小吃,我可是特意留了肚子呢。”
“糖人~好吃的糖人~”
“糖葫蘆!小公子要不要來串兒糖葫蘆?”
“桂花元宵,剛出鍋的桂花元宵,熱乎著呢!”
宋知意不是個小氣的,一路走一路吃,就連跟著的櫻桃金桔都吃的肚子滾圓,連連擺手說吃不下了。
都吃不下了?
裴景川把她手里吃剩的餅子拿過去:“娘子,晚上不宜吃太多,容易積食。”
夜市小吃太多,每樣吃兩口,宋知意也吃的有些撐,見大家都吃不下了,她便轉頭買起攤上擺著的那些小玩意兒。
用木頭雕刻而成的小狗小貓,漂亮的小魚花燈,神色各異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