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畫面,與其說是同學間的互助友愛,不如說更像是一位嚴謹的教導主任,正帶領一位新生進行規范化的校園導覽。
洛塵和蘇梅梅面面相覷,相顧無。
“班長她……還真是……負責到令人窒息啊……”蘇梅梅吐了吐舌頭,小聲嘀咕,“不過這種幫助方式,感覺壓力好大……淺淺會不會反而更緊張了?”
洛塵深有同感地猛點頭。班長的“幫助”,總是帶著一種上位者的審視、嚴格的規劃和既定的框架,讓人不由自主地繃緊神經,絲毫不敢放松,更別提感受到什么溫暖和自在了。
接下來的幾天,楚夢瑤充分展現了其高效、冷硬且目標明確的“幫助”風格。
她用一種近乎人形導航兼校規ai播報器的模式,快速地為林淺淺灌輸著各種信息:
“這是物理實驗室一號樓,內部設備昂貴精密,使用需提前三日提交申請并經審核登記。”
“圖書館借閱需刷卡,學生證關聯賬戶,逾期歸還每日罰款零點五元,上限二十元。”
“食堂就餐人流高峰期通常出現在十二點整至十二點二十分區間,建議合理規劃時間,錯峰前往,以提升效率。”
“教學區內嚴禁喧嘩、奔跑、追逐打鬧,違紀將扣除班級量化考核分數。”
她的語氣始終平淡無波,吐字清晰,信息準確無誤,效率極高,但……毫無溫度可,更像是在執行一套預設好的程序。
林淺淺跟在她身后,除了不斷地點頭,小聲應著“嗯”、“好”、“知道了”、“謝謝班長”,幾乎不敢多說一個字,更不敢提出任何問題。
效果嘛……客觀來說,熟悉校園環境和流程的目的是高效且準確地達到了。但若要說到消除孤立感、增加歸屬感?恐怕效果甚微,甚至可能起了反作用。
因為她總是與氣場強大、生人勿近的班長同進同出,無形中讓一些原本可能想和她搭話、表示友好的同學更加望而卻步,敬而遠之。
洛塵旁觀著這一切,心情頗為復雜。他既有點同情林淺淺在這種“高壓幫助”下的處境,同時也對楚夢瑤那種強勢、控制欲極強且缺乏共情的行事風格有了更深的體會。
偶爾,楚夢瑤也會將林淺淺直接納入學習小組的活動中,美其名曰“共同進步,提升整體效率”,但實際上更像是給她自己增加了兩個需要同時“輔導”和“監管”的對象。
洛塵只覺得小組學習的氣氛更加凝重,壓力陡增。
叮!通過觀察楚夢瑤的“幫助”模式,對其性格認知加深。印象分微調:認可其極強的責任感與超凡效率,但對其缺乏溫度與彈性的方式保留意見。
叮!林淺淺對楚夢瑤的敬畏感大幅加深。好感度(純粹尊敬層面)+2。當前對楚夢瑤好感度:27。
叮!“春風化雨”任務進度緩慢推進中……因主要推動力非宿主,推進效率較低。
雖然進度條像是在爬,但總歸是在動,而且最關鍵的是,林淺淺的“黑化風險”指數似乎并沒有上升的趨勢。
洛塵權衡再三,決定——暫時躺平!就讓班長先去折騰吧!畢竟官方出手,再怎么說,效果應該也比他自己那種野路子、動不動就踩雷的方式要“穩妥”得多吧?
只是,每每看到林淺淺在楚夢瑤面前那副唯唯諾諾、大氣不敢出、仿佛隨時在接受檢閱的樣子,洛塵心里總會泛起一種難以喻的、酸澀的不是滋味。
這種冰冷高效、程序化的“幫助”,真的能讓人感受到溫暖,真正地融入集體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