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地面后,張亮還在為最后階段接近的那些通往地底深處的洞穴所震撼,里面傳出的狂暴能量似乎無窮無盡、龐大無比,足以碾壓一切靠近它的物體。
是不是自己無意中穿透地殼,接近到地幔附近?那些洞穴就是連通地幔與地殼的通道,巖漿從地幔頂端涌出,沿著狹窄的地底通道,蔓延到地表附近。
整個地球表面有六大板塊,巨大的陸地與海洋,都漂浮在上地幔的軟流層之上。地球內部釋放的能量讓整個地球表面的板塊不斷的分化碰撞,不斷地演化滄海桑田相互轉化的景觀。
似乎有一只不知疲倦的手,不停地搖晃著擺弄著,讓地表不停地變換形狀。
最后那些有人工痕跡的洞穴通道是什么樣的大手筆才能開鑿出來?里面的能量是如何累積形成的?這億萬年以來怎么就沒有耗盡的時刻?
以前在地下通道吞噬的能量時,雖然存量巨大,但是總有窮盡時。這次卻非常特殊,直接到達能量的源頭附近,那里有著無窮無盡的能量。一定要記住這個地方,這里有著讓自己實力急劇增長的無盡能源。
胡思亂想間,電話鈴突然響起,拿出手機一看,李琴著急的聲音傳來,“你在哪里?已有緊急地震預警,震級較高,快點回家。”
原來張亮在地下瘋狂吞噬能量的這幾天,地面不斷傳出劇烈的波動,被天上的衛星,地面的地震儀監測到,連續的地波異常,讓全世界的地震觀測部門都關注這里。
地震測量是通過對地震波的監測和分析來了解地球內部結構和地震活動的一種方法。其原理基于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特性。
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能夠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橫波傳播速度較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當地震波傳播到地震儀時,儀器會記錄下地震波的信號,并將其傳輸到數據處理中心。在數據處理中心,科學家們使用專業的軟件對地震波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以確定地震的位置、震級和震源深度等信息。
因為人類目前最深的鉆井才十幾千米深,遠遠無法探入地底更深處,科學家通過對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和衰減特性的研究,來推斷地球內部的物質組成和結構。例如,通過測量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差異,可以了解地球內部不同深度的物質密度和彈性性質。
張亮反復擾動地下能量的過程,讓全世界的地震臺都明顯測出大地深處的傳出的波動,依據以往的經驗,人們預測當地要發生較大規模的地震。
市里的領導已經得到地震預警,在內部進行了緊急動員。
李琴與張亮心意相通,知曉他不會出事,但出于關愛的本能,還是通知他遠離危險區。
此刻張亮的能力又有極大的提升,他很快標記了地縫的位置,隱匿身形御風而行,不久之后,趕到市區邊緣處的大道旁。趁人不注意現身出來,叫了一輛出租,趕回家中。
回到小區,發現整個小區里人心惶惶,人們到處都在議論最近要發生地震的消息。許多人還在儲蓄物資,應對可能發生的地震災害。
張亮清楚,他已把從地下深處涌出的能量吞噬一空,沒有繼續發生地震的能量供應,因此不可能發生地震。
問題是一些人已經得到內部消息,說未來幾天可能有大的地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