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便是要憑借他潛心打磨半年之久,自認足以驚艷世人的奇作,于這鏡湖文會中拔得頭籌,一舉成為王府的座上之賓,甚至是那臨汐郡主未來的夫婿。
所以,若能在他呈上大作之時,讓郡主本人親臨見證,那便是再完美不過的開場了。
思及此,江元勤徑直行至西側船樓前。
面對門外肅立的王府衛兵,他謙遜而儒雅地拱手:“煩請二位通報一聲,當朝二甲進士、懷南主簿江元勤,求見郡主殿下。”
兩名王府甲士微微皺眉,相視一眼之后,便又再次回歸嚴肅。
仿佛根本沒聽到他說話。
江元勤暗自咬了咬牙,心頭有些不悅,但并沒有發作。
他正想再提醒一次,便聽見身后傳來一聲呼喊:
“我道是誰,原來是元勤兄啊。”
侯茂杰已然來到他身側,背著手,姿態悠閑地晃了晃身子,“元勤兄,別來無恙啊?”
他本是怒氣沖沖地跟來理論,可見到是江元勤,心頭的火氣反倒收斂了幾分。
江元勤淡漠地瞥了他一眼:“托福,好得很。倒是侯公子,不知何時竟落魄到這般田地?為一碗小小的清湯面,也能如此珍愛有加。”
“哈哈,清湯面……”
這是侯茂杰今天聽過最好笑的笑話。
那碗雞精面,看起來確實清淡。可其中摻雜的滋味,怕是把這天下的百種鮮香,都給容納了進去。
“在下不才,往日游歷京城時,亦曾有幸品嘗過元勤兄口中的天極面。要問作何評價……哼,給今日這雞精面的面湯墊泔桶,它都不配!”
“……”
江元勤眉頭深深一皺,隨即嘴角冷笑一下,臉上的輕蔑更加明顯了。
果然,在小地方待久了,人的見識與思維都會受到局限。
無知倒也罷了,可一旦無知到了某種境界,便會變得不知天高地厚。
京城天極面,那是自大乾立朝之初,便流傳至今,跨越四百余年風雨的御用面點,更是歷代皇室的貢品。
能被譽為“大乾第一面”,是經過了無數代人味蕾考驗的至高榮譽,豈是這小地方冒出來的什么“雞精面”能夠碰瓷的?
在他看來,侯茂杰已然被那碗劣質面食迷惑了心智,不可理喻。
“隨你怎么說吧。”
江元勤已然決定不再與此人多費口舌,江元勤已經決定不再搭理對方,畢竟與人爭論什么面條好不好吃,那是街頭婦人之間的事。
他今日要做的,是將自己的詞文公之于眾,既要奪得王府的豐厚彩頭,更要讓大乾天下萬千才子知曉,一位即將在文壇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已然降臨。
“元勤兄,別在這里白費力氣了,”侯茂杰卻好似渾不在意他的輕慢,反而好心提醒道,“郡主殿下今晨便已離船,至今未歸。即便回來了,也不是想見就能見的,你至少得先在文會上拿個甲等名次,才有機會一睹芳容。”
“罷了。”
江元勤想了想,既然郡主不在,賴在此處也不是辦法。
索性先把詞作遞交上去,只要一鳴驚人,那自己還不是隨心所欲?
順便,先去看看那首被傳得神乎其神的詞……
侯茂杰也是好心,主動把江元勤領到了船上收錄詩詞的地方。
負責接收文稿的,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者,雖滿面皺紋,但精神矍鑠,雙目有神。江元勤一眼便認出,此人乃是國經院的一位老祭酒,姓卞名青松,專攻描景詩一脈,在士林中德望頗高。
“學生江元勤,見過卞老師!”
江元勤一上前便恭敬行禮,作為國經院走出去的學生,哪怕考中了進士,他還是得叫對方一聲老師的。
可誰知,那老祭酒仿佛全然沒聽到他的聲音,目光死死鎖著遠處。
“老師?”
他又試探性地提醒了一聲。
誰知這一聲提醒,竟換來對方不耐煩地一沉臉。
“別吵!”
卞青松猛地低喝一聲,脖子努力前伸,一雙銳利的老眼死死盯著甲板的另一端——那里,國經院的另一位大儒陳馗,正旁若無人地端著一只大碗,埋頭大口大口地嗦著面條。
卞青松看得眼都直了,忍不住咂了咂嘴:
“你看,他吃得多香啊!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