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淵勒住馬韁,回望那片升騰著裊裊炊煙的土地。
裴文忠跟在他的身側,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臉上也帶著一絲欣慰的疲憊。
這位通判大人為了這些女子的安置,確實是殫精竭慮了。
“裴通判,”
陸明淵的聲音在漸濃的夜色中顯得格外清晰。
“此地雖好,卻終究偏僻。明日起,你便從府庫調撥一筆款子,再征發民夫,將從這里到溫州府城的官道,重新修繕拓寬。”
裴文忠微微一怔,隨即反應過來,臉上露出欽佩之色。
他先前只想著安置,想著如何讓這些女子活下去,卻未曾想得如此長遠。
“大人高見!路若不通,便如血脈不暢。”
“牛邙山與府城隔著三十里,若無一條好路,莫說日后作坊的成品運不出去,便是日常的物資補給,也是一樁極大的耗費。”
陸明淵點了點頭,目光深邃。
“紡織工廠要盡快建立,地基、廠房、織機,一樣都不能耽擱。初步的資金,便從鎮海司的公賬上出。”
他頓了頓,語氣平淡,說出的內容卻讓裴文忠心頭猛地一跳。
“前次清剿倭寇,除去送往京都的三百萬兩,戰利品還剩下二百萬兩。”
“再加上沈、汪兩家送來的一百萬兩,如今鎮海司的府庫,還算充裕。”
三百萬兩!
裴文忠倒吸一口涼氣。
這筆足以讓戶部尚書高拱笑得合不攏嘴的巨款,在陸明淵口中,卻只是“還算充裕”。
他這才真正意識到,這位年輕的伯爺,手中掌握著何等驚人的力量。
陸明淵沒有在意裴文忠的震驚。
“銀子放在庫里,終究是死物。我要將它們變成田地,變成商鋪,變成船只,變成這牛邙山下的紡織工廠。”
“我要讓鎮海司擁有自己的產業,能源源不斷地生錢。”
“如此,日后清繳倭寇,才不必再處處仰人鼻息,看朝中諸公的臉色行事。”
這番話讓裴文中的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他看著眼前這位比自己年輕太多的上官,心中第一次生出一種難以喻的敬畏。
以戰養戰,以商養軍,將東南的財賦,化為鎮壓倭寇的刀兵!
“下官……下官明白了!”
裴文忠躬身一揖到底,聲音竟有些顫抖。
“下官定會督促工期,將道路與工廠之事,辦得妥妥當當!”
陸明淵“嗯”了一聲,調轉馬頭,向著溫州府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夜色下的溫州府,早已不復白日的喧囂,唯有幾處高大的酒樓還亮著燈籠。
陸明淵沒有回府衙,而是徑直策馬,來到了城南一處占地極廣的院落前。
這里便是千機院。
院門前掛著兩盞碩大的燈籠,將“千機院”三個字照得雪亮。
門口的守衛一見是陸明淵,立刻躬身行禮,同時派人飛奔進去通報。
還未等陸明淵下馬,院內便傳來一陣急促而沉重的腳步聲。
一個身材魁梧如鐵塔般的漢子,帶著一群身上沾滿油污與炭灰的工匠,快步迎了出來。
“草民杜鐵山,參見大人!”
為首的漢子聲音洪亮如鐘,正是千機院的總匠頭,杜鐵山。
“杜師傅不必多禮。”
陸明淵翻身下馬,將馬韁遞給親衛,一邊向院內走去,一邊問道。
“我讓你們做的那件東西,可有眉目了?”
杜鐵山黝黑的臉上閃過一絲興奮,他側過身,恭敬地引著陸明淵走向院子中央的空地。
“回大人,按照您的圖紙,我們日夜趕工,總算是……總算是把那個‘鐵疙瘩’給弄出來了。”
“只是……這東西到底有何用處,草民們愚鈍,實在想不明白。”
說話間,幾人已來到空地。只見空地中央,赫然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黑不溜秋的鐵球。
這鐵球約有半人高,表面粗糙,布滿了鑄造時留下的砂眼。
鐵球的頂部和側面,焊接了幾根長短不一的鐵管,歪歪扭扭地指向天空,像一個長相怪異的刺猬。
鐵球下方,則是一個用磚石和耐火土砌成的簡易爐膛。
這便是陸明淵憑著記憶畫出的,最原始、最簡陋的蒸汽機模型。
它與后世博物館里那些精密復雜的機器相比,簡直就像是玩具。
但在杜鐵山和一眾大乾最頂尖的工匠眼中,這已經是他們傾盡心血的杰作。
陸明淵繞著這個鐵球走了一圈,伸手敲了敲,發出沉悶的“當當”聲。
他沒有失望,反而點了點頭。
雖然粗糙,雖然簡陋,但它至少是一個開始。
一個從無到有的開始。
“你們做得很好。”
陸明淵的肯定,讓杜鐵山等人頓時松了口氣。
“大人,這東西……它真的能自己動起來?”
一名年紀稍長的工匠忍不住問道,眼中滿是懷疑。
陸明淵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他指著鐵球下方的爐膛,問道。
“你們燒過水嗎?”
眾人一愣,不知陸明淵為何有此一問,但還是紛紛點頭。
陸明淵又指著鐵球,說道。
“就把這個鐵球,當成一個燒水的鐵壺。我們在下面生火,把里面的水燒開。”
“水開了,就會有水汽,對不對?”
眾人再次點頭,這都是尋常的道理。
“尋常的鐵壺,水汽會從壺嘴里冒出來。但我們這個‘鐵壺’,所有的口子都是堵死的。”
“水汽出不去,就會在里面越聚越多,它會發怒,會拼命地想要沖出來。這股力量,大得超乎你們的想象。”
他走到鐵球旁,拍了拍一根最粗的鐵管。
鐵管的盡頭連接著一個簡單的活塞和一根連桿,連桿的另一頭,則是一個巨大的鐵制飛輪。
“我們不讓它從別處跑,只給它留一個出口。我們讓這股憤怒的力量,去推動這個東西。”
他指著活塞,“它動了,這根桿子就會動,桿子動了,這個輪子……也就會跟著轉起來。”
“我們不需要牛,也不需要馬,只需要燒水,就能讓這個巨大的輪子,不知疲倦地一直轉下去!”
陸明淵的聲音不高,但每一個字,都像是驚雷一般,在所有工匠的耳邊炸響。
燒水……讓一個鐵疙瘩自己轉起來?
這……這是什么道理?
杜鐵山等人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懵懂與震撼。
他們能理解每一個步驟,燒水,產生蒸汽,蒸汽頂開活塞。
但將這些連在一起,所描繪出的那個場景,卻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范疇。
這不像是鐵物能擁有的靈活性,倒像墨家先賢們造出的“木牛流馬”!
看著眾人那副既茫然又激動的神情,陸明淵知道,思想的種子已經種下。
剩下的,需要時間來生根發芽。
他沒有再過多解釋,因為再多的理論,也不如一次成功的實踐來得有說服力。
“此事不急,你們可以慢慢琢磨。眼下,我還有另一件事要你們做。”
陸明淵話鋒一轉,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杜師傅,我們大乾的煉鐵之法,尤其是熟鐵,是否還有精進的余地?”
提到自己的老本行,杜鐵山立刻來了精神,他挺起胸膛,自豪地說道。
“回大人,我大乾的灌鋼法已是天下頂尖!百煉鋼刀,吹毛斷發!”
“至于熟鐵,雖不及鋼材堅硬,但韌性十足,已是極好。”
“不,還不夠好。”陸明淵搖了搖頭,直接否定了他的說法。
杜鐵山臉上的自豪頓時一僵。
陸明淵走到一旁的兵器架上,取下一柄鎮海司衛所用的制式長刀,用手指輕輕一彈,刀身發出一陣清鳴。
“這種熟鐵鍛造的刀,對付尋常毛賊尚可,但若是遇上倭寇的精良太刀,一碰就斷。”
“我們的甲胄也是如此,看似厚重,卻擋不住倭寇重箭的攢射。根子,就在鐵上。”
陸明淵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工匠,沉聲道。
“我要一種新的熟鐵,一種韌性更好,更耐鍛打的熟鐵。”
“我需要用它來打造火銃的銃管,打造戰船的撞角,打造更堅固的鎧甲!”
他看向杜鐵山,一字一句地說道:“我要你們,改進現在的煉鐵法!”
杜鐵山和一眾工匠都愣住了。
改進煉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