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逼急了,潁河里的水只要煮開,也是可以喝的,就看兵卒們能不能忍著惡心下嘴了。
但李都尉卻眉頭一皺,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
“楚人發現我興軍抵達,也不過是前日的事,昨日匆匆入城,卻還能組織眾人堅壁清野,將糧食全部帶走,將井水全部堵塞污染……”
“不錯。”
跟在章邯身邊的秦墨程商亦道:“除此之外,據我觀察,汝陰城外,在箭矢射程內的墻垣,全部被推倒,一里之內的大小樹木,全部被伐毀,這是為了避免被我軍利用,來作為推進的工事,并方便就近制造器械。一些未能及時運入城內的木材及木制的屋舍,都被燒毀,這是為了不致落入我軍之手。甚至連牲畜,也或運走,或宰殺殆盡,吃不掉的還扔入井中……”
說完后,程商道:“城內有人,精通守城之法!”
黑夫亦道:“程君說的沒錯,但蒙武將軍的軍令,說這汝陰,必須三日之內拿下!”
自從離開壁壘大營后,南郡兵一萬人雖作為南軍的踵軍前鋒,順著李信上一次伐楚走過的路線,在潁南地區攻城略地,但一路上都比較順利,沒有遇到什么硬仗。
這是
因為楚軍的主力,大多集中在潁水以北的地區,被王翦的主力吊著,雙方數日內在陳郢、項城打了好幾場大仗,因為秦軍人數和士氣上的優勢,楚軍都不敵,死者遍野,潁水幾乎為之不流……
眼下,項燕的主力十萬人,已經全部退到了鴻溝以東,在苦縣、新陽之間組織第二道防線,只在淮陽(陳郢)留了一萬人守備。
而王翦的大軍,也只留了一萬秦軍和數萬民夫圍困淮陽,主力十余萬,則日益向東逼迫,淮北平原無險可守,楚軍久敝,恐怕也擋不住多久。
王翦不打算一直讓楚軍后退,他希望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一舉消滅楚軍主力,于是蒙武所率的南軍八萬人,就承擔了戰略包抄的任務,他們要打穿潁南,再強渡潁水,出現在楚軍后方,完成合圍!
南郡兵作為踵軍,其任務是配合興軍,一起拿下扼守潁水渡口的汝陰城。
“若能得此城,北上可配合中軍合圍楚師,南下則可以奪取潁口,飲馬淮水,直接威脅到楚國都城……”李由眼睛里閃著光,這可是他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楚國似乎也清楚這點,東拼西湊,依然在汝陰城內備下了數千軍隊,靜待秦人到來。
多說無益,軍令的刀子在頭頂懸著,縱然城內有擅長守御子人,李由也必須硬著頭皮打好這一仗。于是便讓軍司空章邯組織民夫伐木,再讓秦墨程商協助制作攻城器械,明日便要開始進攻此城!
黃昏之后,夜深人靜,秦軍亦大多睡下,只有巡邏的兵卒繞著胡城和營寨走動。
忽然間,兩里開外的汝陰城,卻猛地聽到一聲劇烈的鼓點!隨即,滿城軍民,都發出了響亮的吶喊!
萬人呼喊,聲震瓦礫,胡城內外的秦軍都不由一驚,紛紛起身出營。黑夫最初還以為是敵軍想要夜襲,手中持劍,向汝陰方向看去,又詢問了奉命巡邏的利咸后,才得知只是城內高呼,并無一兵一卒出城。
“這是故意要讓吾等疲敝么?”
“不是,是為了壓制秦軍氣焰,讓城內的軍民心齊。”
一旁披著件單衣的秦墨程商喃喃道:“這亦是書于《墨經》的墨家守城常用之法,若我所料不差的話,城內或有墨者在協助楚軍!”
果不其然,到了次日清晨,李由正召集軍司空、軍輿、率長等人開戰前會議,外面便有軍侯來報,說是汝陰城頭坐在竹籃上墜下一人,說是城中使者,要見李由!
“將他帶進來!”
軍侯卻猶豫道:“但此人衣著粗陋,不似大夫使者,吾等懷疑他是城內派來的刺客!”
李由微微皺眉,但還是讓短兵將來者搜身數遍后,帶入帳中。
等那人帶入營帳中后,坐在李由下首的黑夫卻見,這是一個身穿粗裘褐衣,面目被曬得和自己一樣黝黑的年輕人,腳上還踩著一雙草鞋。
這就是城內的使者?應該是個工匠農夫吧……
眾率長都以為他是來消遣自己的,露出憤怒之色,曾和黑夫爭論過王翦用兵的孟嘉更是拍案而起,要讓兵卒將此人拿下轟走。
這時候,秦墨程商卻有些激動,起身發話了:“裘褐為衣,為服……你莫非是南方之墨?”
“然。”
年紀與黑夫相仿的年輕人朝在座眾人拱手:“南方之墨相里革,見過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