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猛強行攻下青州,俘虜王師范,陳從進渡過黃河,率軍南下之際,在龍紀二年,正月時,成都之地,出了一件大事。
如今的成都,能稱做大事的,也只有王建和李嗣源之間了。
王建叛田令孜,降李克用后,在李克用的援助下,王建得到了大批的軍械以及李嗣源的襄助,輕易奪取成都,誅殺陳敬瑄,田令孜。
而在其后,長安朝廷下令王建,盡誅附逆賊官,也就是跟著田令孜擁立李保的成都官員。
這批人,數量巨大,大小官員不下五百人,連同家眷,那都是數千人,而且還是頗為家資,有聲望的人物。
對于這些官員,王建是打著主意要收歸已用的,面對長安朝廷的命令,王建一直玩的是拖延戰術。
王建此人,其實水平挺高的,能帶兵打仗,政治手段也不錯,王建故意將長安朝廷的命令散布城中,同時又命心腹四下傳播,三川節度使王帥,定然會保住大家的性命。
如此一來,大批的官員,是紛紛效忠王建,畢竟,一個要自已全家的命,一個卻是要救自已一家子,這該投奔誰,可謂是不用多。
但就在王建在成都把收買人心這一套,玩的爐火純青時,心腹謀臣李乂的一段話,把王建驚的一身冷汗。
王建自謂大得川中人心,于是,日置宴會,撫納降者,可謂是意氣風發,只是李乂見狀,密語王建道:“公得蜀地之心,固是好事,然李克用屯李嗣源于成都城外,久不調遣,此非無意也。”
王建一開始,還表示,這是自已請李嗣源駐軍成都的,如此一來,也可趁自已實力不濟時,震懾川中異心之輩。
李乂冷笑道:“李克用野心勃勃,多疑善忌,明公新據蜀地,根基未穩,今既未奉朝廷之令,盡誅蜀中官員,又不曾敬獻錢糧,以屬下觀之,李克用定然對明公極為不滿。”
王建愣了一下,當即問道:“某敬獻錢糧于關中,可否?”
李乂:“可得一時之安,今李嗣源精騎在側,若明公有異動,或長安有密令,則蜀地即時大變,李嗣源之兵旦夕可至,成都必陷兵亂矣!”
王建大驚,汗流浹背,起坐不安,急忙問道:“今川中已定,不如以上供錢糧為名,請李嗣源率兵護送入長安,待李嗣源過了劍門關后,則立刻封鎖關隘!此策如何?”
李乂搖搖頭,說道:“明公此策甚好,不過,以屬下觀之,李嗣源恐怕不會同意。”
李乂頓了一下,隨即又說道:“不過,明公可以用此策試探一番李嗣源,若其欣然應允,或可說明李克用無心川蜀。”
王建點點頭,隨后看向李乂,口中道:“復恩,你是某最信重之人,不如由你去見見李嗣源,如何?”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明公有令,屬下自當效力。”
而在其后,李乂帶上一些禮品,出城拜見李嗣源,一見面便躬身行禮道:“李將軍久駐城外,甚是辛勞,我家節帥感念將軍守護蜀地安寧,特備薄禮,聊表心意。”
李嗣源一身戎裝,面容剛毅,見李乂到來,微微頷首,語氣平和道:“王帥有心了,某奉父王之命駐守于此,便是為助王公穩定川中,些許辛勞,何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