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的策略,著實是出乎陳從進意料之外,一路直沖,玩擒賊先擒王的招數,就是這個法子,陳從進心中總是有些不安。
但李旋化又太中規中矩了,要是按李旋化的路子,那這戰很容易就打成了僵持戰,甚至很可能朱溫都會掉轉槍頭,北上進攻魏博,或是經河陽攻打昭義,以此來救援王師范。
至于其余諸將,若是論軍中資歷,無疑是劉世全最深厚了,想當年,在陳從進和王猛,楊匡,張泰還是一群小卒的時候,劉世全就已經是靜塞軍中,中上層的將官了。
但陳從進不用劉世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肯定不是因為劉世全那個孫子的原因,而是劉世全年紀大了,今年都已經五十五了,行事愈發的保守,如果用劉世全,那戰術比李旋化還有保守的大知道多少。
至于用張泰,楊匡等人,這就涉及到威望的問題,像王猛,如今他在幽州的軍政體系上,是雁門節度使。
其政治地位夠高,又一直以軍中第一人自居,雖然這話有些水分,但說的多了,之前在明面上,王猛還是夠資格擔任一方主帥的
地位不同,所看待的事物也會不一樣,陳從進用兵平盧,他首要考慮的,是這一仗會不會演變成中原和河北的全面大戰。
陳從進自然不是畏懼,而是自已此時糧草輜重,民夫都尚未準備妥當,貿然開戰,事起倉促,總歸是不美。
陳從進腦中思慮甚多,一時無,但一旁的王猛卻是興奮異常,接著開口道:“大王,末將愿意立下軍令狀!不拿下平盧,不活捉王師范,末將就把這顆腦袋摘下來,送給您!”
“你的腦袋還是繼續放在脖子上吧,本王拿來沒什么用。”
陳從進看著王猛那張臉上滿是自信的模樣,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他從當上節度使后,一改先前弄險的性子,最信奉的就是穩妥。
可王猛這番話,讓陳從進忽然意識到,自已一直擔心手下大將野心勃勃,所以才事事親為,可這也導致部將皆是行穩,看起來無名將之風。
這時,陳從進心一橫,當即點點頭,道:“好!老子今天信你一回,任你為棣州招討使,征伐平盧,你回去等信吧!”
“是,大王!”
說完后,王猛喜笑顏開的離開書房,而就在王猛一走,陳從進看著他這副模樣,覺得自已是不是草率了,這貨不會給自已來一場單騎走馬的慘事吧。
于是,陳從進回身,目光掃過輿圖,王猛可以無所畏懼,橫沖直撞,但自已卻不能那般托大,為了以防萬一,陳從進思索片刻,決定還是要稍微多派遣一些人輔助王猛。
對于出兵數量,以雄平軍,平昌軍,鎮安軍,步軍兩萬六千人,騎兵要多配一些,以楊匡所部羈從軍一萬胡騎,馬步軍共計三萬六千人。
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陳從進原先的計劃,肯定會對沿途倉城的補充造成一些影響,不過,如今陳從進已經可以算是家大業大,就算是最壞的情況出現,也不至于搞出全線癱瘓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