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持續性的戰事,馬上就要開始了,陳從進在心中,已經制定好預案了,在明年開春,便大舉南下,進攻朱溫,全力奪取中原之地。
………………
而就在陳從進全力做著南侵的準備時,南方的情況,已經有了新的變化。
首先是平盧節度使王敬武死了,具體怎么死的,陳從進不太清楚,不過應該來說是自然死亡,不是因為兵變之類的事。
可以說,老于任上,那王敬武已經是超過了大唐大部分的節度使同僚,而王敬武死后,平盧牙軍擁戴年僅十六歲的王師范繼任平盧節度使留后。
說來也巧,王師范和王镕的年齡很接近,都是十幾歲就當上了一鎮節度使,當然,這人家投胎投的好,也是一個本事,羨慕不來的。
不過,在王師范繼位后,棣州刺史張蟾認為其年少,且王敬武也是驅逐安師儒上臺的,而王敬武上臺也就六年時間。
張蟾覺得,自已也未必不能奪權上位,于是,張蟾靈機一動,走了和原時空不同的路子。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張蟾依然是看不起王師范,拒絕承認王師范為平盧節度使,反而請求朝廷另派節度使。
而那個時候的唐昭宗,剛剛繼位,正是雄心壯志,要重整大唐河山的時候,見平盧鎮有人相邀,唐昭宗當即派崔安潛為平盧節度使,試圖將平盧握在朝廷手中。
隨后張蟾迎崔安潛入棣州,協商攻伐王師范,王師范派軍中大將盧弘攻打張蟾,結果是,盧弘一出城,就翻臉了,當即回師,準備進攻青州,總之是一團亂麻,遍地都是野心勃勃的軍頭。
而在這個時間線里,張蟾是認為朝廷已經不可靠了,李克用肯定是幫不了自已,既然朝廷指望不上,北方又突然間又崛起了一個龐大的勢力。
張蟾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見,于是,張蟾派出使者,請求陳從進支持自已,奪取平盧鎮節度使的位置,至于怎么支持,那自然是出兵支持。
就在張蟾的使者前往幽州的時候,再往南一些,時溥和孫儒,朱溫的大戰是愈演愈烈,時溥與朱溫在彭城外,爆發了一場大戰,這一戰,時溥再敗,退守堅城。
朱溫決意,強攻徐州,他要先滅了時溥,再去攻打朱瑄朱瑾這兩個硬骨頭。
而孫儒在南面,已經攻下了泗洲,孫儒大軍,按舊例,屠掠全城,泗洲各地百姓,驚懼不已,諸多縣城恐懼孫儒屠城,紛紛舉城而降,并獻糧,獻女,以求安寧。
孫儒在攻下泗洲后,繼續揮師北上,孫儒沒有聽從朱溫的建議,去攻打濠州,反而是北上宿遷,試圖和朱溫掰一掰手腕,看誰才是徐州最后之主。
(感謝榜一大哥的大神認證,又讓我吃上了t^t)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