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陳從進同意了烏炤度的請求,加大了錢糧上供比例,并再遷移兩萬渤海軍卒及其家眷,同時,陳從進授意蕭郗等人,遴選官吏百人,充任渤海三省六部的副官,在全方面的監察,控制渤海朝堂。
…………
而就在陳從進回返幽州時,東南之地,那是此起彼伏,混戰不休,其混亂程度,著實令人咋舌。
首先是孫儒應朱溫之請,大舉出兵攻打泗洲,而就在孫儒前腳一動,占據宣州的楊行密,便動手了。
因為孫儒要用兵,所以抽調了駐守南面的大將馬殷,劉建鋒,張詰等人,而趁這個機會,楊行密果斷出兵,攻打常州,潤州,試圖奪取孫儒在長江以南之地。
同時,董昌亦命錢謬及其弟錢銶,進攻歸附孫儒的蘇州刺史徐約。
徐約此人的經歷也是很豐富的,果然,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已的機遇。
而徐約也是一樣,早年間,徐約也是家徒四壁,窮困潦倒之民,直到跟隨黃巢,干起了造反的大事后,人生的機遇才到了他的身上。
俗話說的好,想當官,受招安,徐約也是一樣,在黃巢兵敗后,徐約帶兵投降朝廷,擔任了淮南的六合鎮將。
在僖宗光啟三年,徐約帶兵渡江,以六合鎮遏使的身份攻克蘇州,驅逐原刺史張雄,控制了蘇州,自立為蘇州刺史。
不過,也許是東南之地的習俗,徐約的統治和董昌有異曲同工之妙,董昌搞了個感恩都,還在手臂上刺字,而徐約也是一樣,搞了個效節都,同樣是刺字,不過不是在手臂上,而是在胸口上。
錢謬攻勢極快,在野戰中,一戰而破徐約所部,徐約寄予厚望的效節都不堪一擊,完全沒有同名的銀槍效節都能打。
徐約兵敗后,困守蘇州,但徐約顯然是錯誤估計了自已在蘇州的民望以及軍心,僅僅是圍城三日后,蘇州城中,便爆發了民變。
民變一起,徐約被抓,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斬首,而首級送往城外錢謬處。
在得到錢謬保證秋毫無犯的諾后,蘇州城門大開,迎接錢謬入城,蘇州之地,盡入錢謬之手。
而另一邊,楊行密也迅速攻下了常,潤二州,孫儒治理地方,那是橫征暴斂,民變四起,在楊行密攻入常潤二州時,其順利的就像天命之子一樣。
所過之處,簞食壺漿,土寇流民爭相入伍,為楊行密帶路,常潤二州那打的太過輕松。
而在輕易奪取二州后,楊行密卻把目光投向了蘇州之地,楊錢二人,為了蘇州之地,再度爆發了戰事。
孫儒勢力剛被驅離長江以南,錢謬和楊行密那點僅存的默契,直接就蕩然無存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