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溫的這個選擇,和原歷史上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原來的時間線里,朱溫在討平秦宗權后,是揮師南下,攻打徐州時溥。
但因為陳從進的威脅越來越大,朱溫已經不由自主的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北面中,其決意先滅朱瑄兩兄弟,掃平東面的威脅。
在文德二年,二月初的時候,朱溫集兵六萬眾,攻打兗州。
反正陳從進也不知道朱瑾的腦子是怎么想的,上次帶著太平,泰寧兩鎮精兵,在野戰中已經被朱溫一鍋端了,這個教訓依然沒有吸取。
這兩兄弟還是認為上次失敗是意外,再來一次野戰,還能翻盤一樣,二人的選擇還是決定要和朱溫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野外大決戰。
陳從進在攻打魏博之前,為了給朱溫添麻煩,特意讓盧龍商號,半賣半送的給朱瑄送了兩千匹馬,還十分好心的寫信告訴朱瑄,說宣武兵野戰頗為勇悍,不如堅守城池,挫敵銳氣后,再尋機反攻。
但這群武夫的腦子,跟秤砣一樣,這個朱瑄收了陳從進兩千匹馬后,轉頭就跟人嘲笑陳從進,:“武清郡王不識兵法,無英雄氣概。”
守城?這個選擇,對朱瑄而,那就是懦夫的行為,一天到晚死守,城內的糧食能吃多久,那遲早是死路一條,唯有野戰才能打出酣暢淋漓的大勝。
在文德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朱瑾匯合朱瑄的天平軍后,于兗州任城一帶和朱溫再度爆發大規模野戰。
這一戰,朱溫部將葛從周大出風頭,率輕騎繞后,先擊破朱瑄的運糧隊,隨后假裝撤離,在天平軍援兵抵達時,又突襲而出,破援兵。
在糧道屢屢受挫的情況下,朱瑄決定不再和朱溫糾纏,欲尋求一戰而定勝負,而這正是朱溫夢寐以求的事。
雙方野戰打的是昏天地暗,葛從周在戰陣中左沖右突,在亂軍中,殺朱瑄朱瑾聯軍部將三人,激戰一日后,聯軍兵敗。
但這一仗,比上回強一些,沒有再打出單人走騎的戰績出來,這其中的緣由,和陳從進贈予的兩千良馬有些關系。
朱瑄從弟朱裕帶著兩千騎兵,拼死沖殺,身負數創,才勉強掩護聯軍后退,聯軍雖兵力折損嚴重,但好在最后還是退回了兗州城。
而在戰后,朱瑄讓朱瑾死守城池,自已則帶一隊護衛騎兵,逃回天平,準備重新拉起隊伍。
就在逃回天平的途中,朱瑄還給陳從進寫了封信,這封信,可以說朱瑄的臉皮非常厚。
信中,朱瑄表示,希望陳從進能贈五千匹馬,皮甲一萬,鐵甲兩千副,最好再送些錢糧過來,如果能贈幾千精兵過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
而朱全忠攜大勝之威,進圍兗州,有句話說的好,鼻涕到嘴你知道甩了,腦袋撞墻你知道拐彎了,現在朱瑾才知道守城了。
不過,朱瑾一守城,朱溫也就頭疼了,朱溫強攻十余日,不能克兗州,隨后,朱溫干出了和陳從進一樣的選擇,圍困兗州。
而直到陳從進都打完了魏博,朱全忠現在還卡在兗州城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