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罕之幫助馮霸,那自然是沒安什么好心,作為一個武夫的本能,擴充勢力是應有之意。
早在孟方立下臺后,李罕之就已經將目光投入到昭義鎮中,不過,當時的他也才剛剛控制河陽,有心無力。
現在雖不足以實力強勁,但兩萬馬步軍,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而且,隨著陳從進勢力的崛起,李罕之覺得,如果幽州軍攻下昭義后,那么陳從進的勢力必然滲透進中原。
到那個時候,還是遲早要打一仗,所以,還不如趁現在馳援馮霸,就算馮霸是個廢物,但他手底下怎么也有兩三萬人。
對向元振此人,李罕之是不屑一顧的,待擊敗了向元振,再把馮霸抓起來殺了,控制了潞州,再把那個姓袁的干掉,昭義,河陽就全在自已手上了,這個天下,未必就是李唐的李。
…………
就在李罕之開始馳援馮霸之際,向元振大軍已經由襄垣匯聚了夏彥博的軍隊。
夏彥博出兵五千人,而在夏彥博一到,向元振便命其即刻入營參拜。
出乎向元振的意料之外的是,夏彥博收到傳令后,那是半分都沒有遲疑,迅速前來拜見。
只見其一身風塵,卻又禮儀不失的參拜。
向元振一時間也摸不透此人,于是,半是玩笑的說道:“夏將軍倒是腳程快,莫不是怕晚了一步,不能立下大功了?”
夏彥博一臉正色道:“向帥,末將受郡王大恩,一直銘記于心,今大軍前來,末將便像是離家日久的稚童,心中期盼許久啊!”
向元振哈哈一笑,又道:“夏將軍如此忠心,想來大王定然知曉,你也知道,本帥南征昭義,責任重大,今得夏將軍來投,本帥心中,甚是高興啊。”
“向帥虎威,馮霸此僚,冥頑不靈,此戰還請向帥以末將為先鋒,替大王擒殺此人!”
夏彥博是拍著胸口,信誓旦旦的自我請纓,二人會面的場景,是這般的和諧,仿佛夏彥博就是對陳從進忠心耿耿的良將一般。
只是即便夏彥博再怎么表示,向元振心中還是不敢過于信任,無他,實在是夏彥博先前對孟方立倒戈一擊的記憶,實在是太過深刻了些。
因此,夏彥博越是恭謹,反而讓向元振越是起疑,既然他自請為先,那向元振決定,順水推舟,就讓夏彥博和馮霸廝殺一場再說。
隨后,大軍浩浩蕩蕩的南下,向元振的目標很明確,便是直接進攻潞州首府,上黨。
十月二十九日,也就是陳從進徹底擊敗魏博樂彥禎之際,向元振大軍已經逼近了上黨。
馮霸和部將是開了一場又一場的軍議,最后終于是勉強達成一致,堅守城池,等待夏彥博可能的反擊,以及李罕之的援兵。
因為出城一戰。有可能贏,也有可能輸,萬一輸了,風險極大,可能上黨都會被攻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