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弘信此時已經收到了樂彥禎的命令,這個命令,讓羅弘信的臉色十分難看。
其實,羅弘信這個時候有一個選擇,當自已沒收到軍令,直接開溜,畢竟,兵荒馬亂的,在這么混亂的戰場上,沒收到消息,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不過,細細思量后,羅弘信還是決定,率軍衛護敗軍后路,正所謂,欲成大事者,必要成人所不能成之事。
羅弘信的內心中,寄希望于在這斷后之戰中,大舉提升自已在魏博軍中的名望。
羅弘信出身于魏博將門世家,其曾祖父羅秀,祖父羅珍,父親羅讓皆是魏博軍校,羅弘信年少時,亦與父輩,同在魏博軍中從軍。
他知道,在軍中,想要得到名望,最快速的辦法,就是拯救大軍于水火之中。
所以,羅弘信在接到命令后,環視部下,沉聲道:“今大軍喪敗,潰勢已成,然若無人斷后拒敵,幽州騎卒必銜尾追殺,我等皆無可能回返魏州。”
羅弘信說到這,突然語氣激昂的說道:“兵書有云,夫軍潰而無守,是謂自棄,眾危而避事,何稱勇士,今吾意已決,親率勇士,斷后拒敵。
敢隨我拒敵者,皆魏博之壯士,若有懼敵避走者,亦聽其便,諸軍!可從我死戰否?”
話都激到這個份上了,只要是個男子,就沒幾個人敢在這眾目睽睽下,當一個逃兵,當然,這種惜命者還是有的。
而羅弘信見大部分人愿意追隨自已,心中十分振奮,隨即下令,一邊列陣,一邊收攏敗軍,阻攔追兵。
此時,整片戰場上,到處都是潰兵,陳從進手中的兵力,幾乎都撒出去了,在自已身邊,只剩下牙軍,宿衛,重騎,還有先前退下的河東毅武軍。
不過,先前鏖戰許久的軍隊,很多都疲憊不堪,即便是潰兵到處都是,很多人都提不起力氣,再去追殺殘敵。
因此,在此刻的戰場上,最活力十足的,唯有李旋化及其驍騎軍了。
李旋化將驍騎軍分成數十隊,每隊兩百騎左右,跟撒網一樣,撒了出去,力求收益最大化。
不過,這樣也不是沒有弊端,如果碰到步軍列陣,那兩百騎是根本啃不動,而且因為散的到處都是,反而集結不起優勢兵力。
沒過一會,羅弘信所率斷后的魏博軍,在這萬馬齊喑的戰場上,猶如明燈一樣耀眼。
一隊兩百余騎的驍騎軍,追殺的太過順暢,以為魏博軍全都潰散,士氣大崩,所以,根本就不管羅弘信已經列好步陣了,依然是橫沖直撞過去。
結果就是這一支小股騎兵,直接在羅弘信的步陣下,撞的頭破血流。
而在這支騎兵灰溜溜的撤離,準備去搖些人,把這支硬骨頭啃下來的時候,踏漠軍趙克武手下的大將史敬存,他也發現了這支軍隊。
史敬存,沙陀出身,昔日是李克用的部下,在蔚州時,兵敗被俘,陳從進見其勇悍,于是收降此人。
其降至今,已有八年之久,可以說早已融入幽州軍隊體系中,軍中沒人會因為其沙陀出身而有什么異議。
此時,史敬存正立馬于上,見那驍騎軍狼狽奔逃,忍不住嗤笑道:“一群廢物!看某家破了這鳥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