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從進在晉陽時,也是時刻關注中原和關中的戰事,對于李克用肆無忌憚的攻打邠寧,陳大帥還是很高興的。
朝廷的這幫官員,一天到晚的指責自已,把陳大帥在長安城的名聲都敗壞光了,就差說陳大帥在晉陽城每天都要吃人心肝尖。
陳從進是坐等李克用被朝廷指責,然后名聲掃地的下場。
但是令陳從進十分不解的是,李克用都殺了朱玫,朝廷居然沒下詔斥責,反而是對其上表自請邠寧節度使的奏疏,直接同意了。
這可把陳從進氣壞了,憑什么李克用干壞事朝廷就當看不見,自已卻一天到晚的挨罵。
于是,陳從進當即命人寫了道奏疏,上表朝廷,:“關中,京畿重地,社稷之根本,為人臣者,當謹守綱紀,杜絕干戈。
然鳳翔節度使李克用,恃兵怙勇,擅攻鄰鎮,朱玫雖有過,賞罰當由朝廷所出,豈容藩臣自專殺伐…………”
而在奏疏的后面,陳從進還給朝廷出了主意,說絕不能允許李克用接任邠寧,這樣的話,三鎮節度使皆在李克用一身,國朝以來,有此職銜的,只有亂賊安祿山一人。
所以,陳從進的建議是,朝廷當派宰相坐鎮邠寧,這樣,既是對李克用好,也是對朝廷負責的表現。
陳從進的奏疏,在長安城中,并未掀起什么風浪,宰相鄭昌圖對陳從進十分不滿,他還對當年陳從進對他的態度,耿耿于懷。
因此,鄭昌圖當廷之上,對陳從進的上書,說話十分難聽,其:“陳從進匹夫也,久懷狼子之心,擁兵據鎮而窺朝柄,今反訐他人為賊,何其悖逆!”
正所謂,心中成見太大,陳從進說的話,再對都是錯的。
陳從進這次上書,雖然打擊李克用是主要的事,但是關中之地,李克用若是真奪了三鎮,朝廷還能制的住他嗎。
只可惜,朝廷既不相信陳從進,也制止不了李克用,李克用得三鎮之地,已成現實。
而就在關中亂事方平之際,中原的混亂,要比關中更加的混亂。
首先,是河陽那邊也出事了,出的問題和陳從進之前在心中預估的差不多了,也就是權力更迭的問題。
諸葛爽死后,其子諸葛仲方暗弱,雖被立為留后,但軍政大權出自大將劉經之手。
但大家伙以前都是在諸葛爽手底下聽命令的,憑什么劉經能坐到大家伙的頭上來,諸將不服之意,十分明顯。
劉經對大將李罕之十分忌憚,因此,自引兵鎮洛陽,時洛陽雖被孫儒攻陷,但是孫儒只是焚毀宮室,殺戮東都之民,劫掠財貨,并未久鎮東都,而是拋棄洛陽。
劉經坐鎮洛陽后,決定先發制人,偷襲李罕之,不過,李罕之的勇悍,軍中是有名的,偷襲不成,反在澠池之戰中,被李罕之所敗。
李罕之一路追殺劉經,劉經棄洛陽而走,在走之前,劉經遣張全義率兵阻攔李罕之,然而,張全義也是不服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