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肯定是不可能把所有吐谷渾部落都橫掃一空的,但他只需要俘虜幾個部落的牧民,就有的是辦法讓城中吐谷渾士兵驚慌。
畢竟,城中的士兵,哪里能清楚李克用究竟有沒有抓到自已的家眷,互相起疑之下,軍心的潰敗,既超過了赫連鐸的想象,也超過了李克用的估計。
對赫連鐸而,現在振武軍剛剛兵變,振武軍的援兵可以說不用指望了,而韃靼人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來,至于幽州陳從進,赫連鐸更是沒信心。
因此,赫連鐸思慮再三,決定出城,與李克用拼死一戰,如果贏了,他還能保全大同三州之地。
如果輸了,那他就像朔州刺史米海萬一樣,先撤到草原上,再慢慢尋找機會,雖然這個機會很縹緲。
中和三年,十一月初二,歷史有時候就是這么巧合,這一天,同樣是陳從進在幽州誓師出征的同一天。
在這一天,赫連鐸集結云中城內的所有軍卒,不論是州兵,還是大同衙軍,亦或是吐谷渾部民。
赫連鐸集馬步軍一萬兩千余眾,在天色微亮時,便大舉出城。
李克用聞訊大喜,赫連鐸終于不再龜縮在城中了,正面對決,李克用對赫連鐸有著強大的心理優勢。
畢竟,李克用已經連續兩次,在正面交鋒中,把赫連鐸打的丟盔棄甲,不止是李克用,便是其部下,士兵,一個個也是對赫連鐸持鄙夷之態。
未戰先怯,不敢野戰,只敢守城,若是一直死守,不管城外李克用怎么威逼利誘,堅守城池的話,這反而會讓人產生敬佩之情。
可這赫連鐸,戰又不能戰,守又不能固守,軍心不穩,上下相疑,這戰能贏,那才是千古怪事。
當然,赫連鐸也知道自已現在是處于劣勢,因此,這一戰,赫連鐸親自帶著吐谷渾本部精騎,率先沖陣,試圖鼓舞軍心。
這個舉動,不能說沒有效果,只是作用不如赫連鐸所想的那般大而已。
戰至午后,赫連鐸左翼大崩,大量吐谷渾騎兵逃離戰場,赫連鐸見事不可為,在親衛的掩護下,逃離了云州。
李克用終于再次回到闊別四年的云州城,他回想起自已殺段文楚起兵后,人生的一系列變故,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感慨過后,李克用也不敢停歇,下令追殺赫連鐸。
而赫連鐸雖然失去了云州,實力大跌,但是他作為吐谷渾諸部的共主,沒了云中城的牽制,反而更加的自由。
大量的敗兵在得知家眷無恙后,軍心復振,赫連鐸遣派輕騎,四處聯絡,征召諸部騎兵,赫連鐸都在想,有個城池對自已來說,究竟是好處多一些,還是壞處多一些?
不過,話想歸想,赫連鐸還是要奪回云中,畢竟,云中在手,自已才算是云州刺史,大同軍防御使。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