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從進橫掃渝關以北的諸多奚人部落時,奧質部似乎才反應過來,遣派了使者過來。
兵力眾多,甲具鮮明,武夫雄壯的模樣,有些嚇到了這個使者,奧質部的使者,越接近大營,便越是戰戰兢兢。
等使者來到大帳中,一見到陳從進,便恭敬的行禮,口中嗚嗚嗚的說個不停。
語不通,全靠翻譯,大致意思就是,奧質部對朝廷,忠心耿耿,還是朝廷所任命的洛瑰州刺史,陳大帥無故用兵,這是對朝廷不敬,所以,希望陳大帥,立刻退兵,洛瑰州刺史愿意不記前嫌,日后友好共處云云。
對這種官面話,陳從進懶得回復,只是告訴使者,自已是要收復營州舊地,所以,給奧質部兩個選擇,其一,離開此地,遷移族人,其二,接受幽州的統治,納稅,服役,除此之外,別無其他選擇。
使者聽完翻譯后,有些想要放狠話,但看著帳中殺氣騰騰的武人,到口邊的話,也只能咽下去,他要立刻回去,告知頭人。
夷人,畏威而不懷德,陳從進是很想一口氣打垮奚人,但暫時還是有心無力,對于小部落,可以尋找機會,直接吞并,編戶齊民,增加幽州的戰爭潛力。
但對于奧質部這樣的大部落,只有打一仗,削弱其部,使其變弱,屆時,再想辦法,遷移一些漢民過來,慢慢的移風易俗。
………………
奧質部的氈帳中,頭人莫賀連平正一臉憂色的聽著使者的匯報,莫賀連平根本不知道自已哪里得罪了盧龍節度使,莫名其妙的要過來打他。
以前的時候,幽州軍倒也打過他,但不是這么打的,以前最多就是打草谷,搶著牛羊馬匹,這回可不一樣,陳大帥是馬也要,牛羊也要,就是連人都不放過。
這種行為,比馬匪更可恨,吃干抹凈,一個不留,這不是逼著他走絕路嗎。
莫賀連平隨即召集部下,商議該如何行事,對于幽州軍大舉出動,幾乎所有人,都覺得,不能打,肯定打不過,只有奚王集結了五部所有的兵力,才能與幽州抗衡。
對于部下的論,莫賀連平也知道,他就是再頭鐵,也不可能靠著五六千騎兵,擊敗數萬幽州兵團,而且這個時候,戰馬還瘦弱,膘還沒養起來,騎兵的戰力大打折扣。
游牧騎兵的馬匹和中原比不了,部落拿不出那么多精糧,在冬季的時候給馬匹喂食,所以,游牧南下中原時,基本上都在秋季,而中原進攻游牧時,也基本上在開春之后。
商議了半天,什么有效的建議都給不出,莫賀連平只能再一次遣使向奚王求援,希望奚王能聚集諸部騎兵,馳援奧質部。
但是,莫賀連平也知道,奚王聚集兵力的時間,肯定不會短,況且眼下還是春季,根本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可是自已明知如此,卻是打不能打,走也不能走。
這個時候要是大規模遷移,馬匹牛羊最少得死一半,破產的部落,肯定會被人吃干抹凈,連骨頭都不剩。
就在莫賀連平舉棋不定時,李旋化的六千驍騎軍已經朝著奧質部突襲而來。
在橫掃渝關以北的小部落后,陳從進遣派許多使者,勒令周邊的小部落投降,頭人前來軍中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