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從進伸了個懶腰,隨即又坐在桌案前,鋪開紙張,他準備,做個計劃。
這些年,陳從進總感覺自已是被推著走,雖然最后都是自已所做下的決斷,但每每行事,都缺少長遠的規劃,這讓其總感覺有些不安。
而如今,自已已經是盧龍節度使,坐擁強藩,論地位,再往上一步,那估計只能是大唐的皇帝了。
因此,進無可進的情況下,陳從進決定,先設立大方略,再細分小目標,一步一步的實施,他也不想再干那種命懸一線,以身家性命豪賭之事了。
陳從進提筆而就,盧龍鎮方略。
當下方略,最重要的,便是穩固幽州局勢,再深化薊州,媯州這等已經被徹底掌控之地。
錢,權,兵,這三樣,是最為重要的,徹底掌控這三樣,那就代表自已真正坐穩盧龍節度之位,而所有的一切,所有的證令,都是圍繞著,穩固自已盧龍節度使的地位。
錢,先收齊夏稅,有哪一州借口不交的,那一定是有叛心,要討伐,商號創辦,應該能給幽州多些錢帛。
權,要盡快招募更多的士子,來填補替換不服自已的官吏,應該準備籌集一座學堂,食宿全免,只招募那些識字的,這樣快一些,從幼小開始,雖然可靠,但眼下自已還沒有這個條件。
兵,要繼續深化強干弱枝之策,衙將無戰,絕對不能有兵權,平日里,自已不能一直待在節度府,必須要經常入軍營,同食同宿,以察軍心,還有三軍教練使一職……
陳從進寫到這,陷入了沉思之中,該用誰呢?
而就在這時,陳從進腦中靈光一閃,有了,孫檀!
這個人,陳從進好幾年沒見了,他去媯州當刺史的時候,聽說此人回到薊州了,還卸任了所有的官職,由此可見,此人心中有忠義之感。
一想到這,陳從進先是在另一張紙上,寫下征調孫檀來幽州的命令,準備等上值后,便安排掌書記蕭郗去辦。
隨后,陳從進又繼續在紙上書寫著計劃。
三軍教練使一職,由孫檀擔任,媯州邊陲防御吃緊,要調李旋德所部清夷軍回去,但游奕使李旋化的兩千騎,還是要留在幽州。
還有治政,糧食問題,隨著世道越亂,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嚴重,眼下雖然幽州不缺糧,但是未雨綢繆,卻是必須的,各州需設糧倉,還要多墾荒地,多修水利,盧龍鎮不缺地,缺的是人口,想辦法增加人口,也要提上議程。
陳從進哐哐哐寫了一大堆,看完之后,又將計劃夾在書中,目前只想到這些,等以后有其他的想法,再一一補充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