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浦,在送密信給陳從進后,又贈錢帛五萬貫,用以陳從進發出征賞,算起來,崔文浦已經是鼎力相助了。
而在其后,崔文浦又秘密聯絡薊州各行首,在向元振率千余騎兵,突襲薊州時,崔文浦和各行首攏共湊出了六百余護衛,在向元振抵達薊州的當日,突襲了薊州西門。
在奪取城門后,向元振則趁勢一舉入城,直驅刺史府,并在短時間內控制了楊權恩的家眷。
同時,向元振在崔文浦的幫助下,控制了薊州城,并將城門封鎖,斷絕了楊權恩大軍的糧草供應。
戰爭之勢,以正合,以奇勝,說起來,陳從進當時在臨戰的時候,想的萬一和楊權恩僵持的情況下,向元振若能真的斷絕楊權恩的糧道,那么勝負的左右手,就徹底的傾向自已。
但陳從進沒想到,楊權恩也不怎么經打,一正一奇,兩條路,楊權恩都敗了,正面戰場的失敗,導致了向元振突襲薊州,變的不再耀眼了。
當然,其后控制薊州,趁勢抓住了逃往薊州,準備劫掠的王傳,也算是又立了點功。
不過,不管怎么說,崔文浦,是陳從進與楊權恩一戰中,幫助最大的商人,無論此人心中有什么算盤,只要不是太過分,陳從進都可以答應。
俗話說的好,商人,無利不起早,先前崔文浦是憎恨楊權恩,所以聯絡了楊權恩的對手陳從進,但是現在,陳從進真的贏了,楊權恩,王傳也早已身死族滅。
那么到了現在,就差不多到崔文浦收獲的時刻了,先前崔大只是簡略的和陳從進大致的提了一下,想要陳從進給崔文浦的生意,給于方便。
而這個給于方便,說直白些,就是崔文浦希望陳從進能免除崔文浦商隊的稅錢,其實對崔文浦而,若是能有個統一明確的稅收,那倒還好一些。
可問題是,幽州鎮的稅錢,那是一地一個樣,比如,崔文浦在奚人部落里,買了一千匹馬,而買馬的時候,榷稅已經征收過了,但是回程的路上,在檀州要交過路費,到幽州要交,到涿州還要交,路上偶爾碰到什么巡官佐吏之類的,還要給些好處。
如此一來,即便是崔文浦在草原購馬的價格便宜,但是這么折騰下來,麻煩事且不說,等馬匹運往南面后,馬匹價格,最少是要翻個兩翻。
而價格一高,他崔文浦的馬匹,那就沒有了太大的競爭力,畢竟,大唐的邊疆,和草原胡人接觸的藩鎮,又不只是幽州一鎮。
………………
陳從進雖有些疲憊,但還是強振精神,親自出府門,大張旗鼓的迎接崔文浦。
“陳帥日理萬機,崔某不過一商賈之人,豈敢讓大帥親迎,真是折煞崔某了。”
崔文浦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陳從進連忙上前,扶住崔文浦,大聲道:“崔郎君不愧是博陵崔氏子弟,心懷大義,襄助義師,從進未出城十里相迎,已是失禮了。”
“大帥重了,文浦只是博陵崔一旁系,不敢以博陵崔氏自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