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符二年時,朱有容曾,媯州的賦稅無需上繳幽州,只是現在,朱有容死了,陳從進也不知道新任上司楊承榮,會不會認可。
不過,即便楊承榮不認可,陳從進也不打算上繳乾符三年夏秋兩稅,好不容易府庫寬裕了些,這筆錢,陳從進都已經有了用處了。
陳從進從媯州境內的胡部中,遴選了五百擅長騎射的勇士,馬匹,衣甲,兵刃,弓矢都差不多配發齊全了。
不是陳從進不想征募更多的騎兵,也不是戰馬或是會騎馬的勇士不足,而是以眼下媯州的錢糧賦稅,養五百騎兵,沒有太大的壓力。
原先的時候,陳從進還想著把媯州良馬賣給中原的軍州,但是仔細了解后才知道,是自已太天真了些。
賣馬,自然是有的,但這門生意卻不是陳從進所能干的,中原軍州的節度使,若是想要購買馬匹,那必然會直接尋上盧龍亦或是天德,振武等邊境的節度使,基本上不太可能越過上頭,直接尋上一州刺史,購置戰馬。
當然,一些零散的馬商,有時也會直接尋到當地刺史,直接購置馬匹,但是這些商人所購數量和節度使沒法比,這些節度使若是要購置馬匹,那動輒都是上千匹的大生意。
也就是陳從進沒當上節度使,那他只能吃點殘渣,別說吃肉了,便是湯湯水水都沒的喝。
而就在陳從進絞盡腦汁,想要繞過節度使,和外鎮做生意的時候,一個對陳從進而,很是不利的消息,傳了過來。
時間到了乾符三年底,不知道為何,長安朝廷這一次,對兵變上臺的楊承榮,沒有按照慣例對其加以承認。
一般情況下,長安朝廷得知盧龍換帥后,時間最多拖個半個月左右,便會下詔,予以承認。
但眼下時間都已經超過半月,都一個多月了,長安朝廷仿佛是對盧龍鎮的變故毫不知情一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盧龍兵變的消息,朝廷肯定是知道的。
按李懷宣所得的一些小道消息,說是楊承榮此人,頗為吝嗇,不肯出錢行賄當今天子的阿父,田令孜,因此惹的這位權宦十分的不開心,故意卡著楊承榮,也不說同意,或是拒絕,就是一直不批復。
這小道消息,李懷宣信誓旦旦的表示,這是從長安傳過來的,這事在長安坊市中,那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了。
而楊承榮似乎對長安朝廷一直不批復的情況,持無所謂的態度,此人雖不愿給田令孜行賄,但是對跟隨自已的靜塞軍,頗為大方,靜塞軍中,隊頭以上軍官,每人賜予宅子,土地,奴仆,侍女,底下軍卒,人人皆賜錢,絹,糧,幾乎是傾盡所能的收買軍心。
雖說楊承榮搞了一回編戶家資,搜刮民財,但如此大賞靜塞軍,這也讓楊承榮感到有些吃不消。
隨后,新任的節度府掌書記李昌,對楊承榮,各州之中,唯有媯州刺史陳從進,尚未繳納乾符三年的賦稅。
楊承榮一聽,陳從進這廝偷了他十二萬石糧,錢七八萬貫,頓時來了精神,當即給李昌掛了一個媯州觀察副使的名頭,讓他去媯州找陳從進,把這筆錢糧給要回來。
李昌,此人說起來,其實和陳從進見過,當然,那時陳從進還只是一個小卒,而當時的李昌,已經是薊州錄事參軍,只不過,當時的薊州刺史,還是張允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