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衛躬身行禮道:“回使君,正是如此。”
陳從進搖搖頭,道:“這么多民夫,縉山縣怎么可能征的出來。”
若是按劉明衛這么激進的方案搞,縉山縣鐵定爆發民變,況且,縉山縣的丁壯都沒這么多人。
劉明衛當即回道:“使君,若是時間再放長些,若是五年之內達成,則民夫僅需兩千人,每年耗糧不過數百石,如此,既能功成,而又不傷民力。”
五年,時間太長了,陳從進治下,又并非縉山一縣,而且,所征召的民夫,也只能在農閑時干活,這五年,要是哪一年天公不作美,糧食產量就會銳減。
陳從進苦思良久,他又看了看桌案上的地圖,奚人胡部,看來,還是要用兵諸部,不打,什么事都辦不成。
不過,打也不是胡亂瞎打,那肯定會引發所有胡部的敵視,正好,借著此次讓各部獻馬的由頭,看看有沒有忠心的,有沒有不識相的。
開打前,先把敵人,隊友,中立的,甄別出來,在軍媯州軍城之外,遍地胡部,有的是近幾年新遷過來的,有的是早已在媯州安家落戶數十年的,其中相互之間,關系復雜。
隨即陳從進看向劉明衛,讓其先回去征召少量民夫匠工,先把溝渠,水車,以及水庫的位置,都先標記,確定好,溝渠經過之地的田畝,一定要協調好地方百姓,又再三告誡,絕不可引發爭端,激起民怨。
劉明衛忙應道:“使君所極是,下官回去后,一定嚴督細查,不敢有絲毫疏忽。”
待劉明衛離去后,陳從進看著地圖,一圈又一圈的胡部,陳從進看著腦瓜子都大了,這些部落,哪個和哪個是不對付,哪個和哪個又是盟友,他現在是兩眼一抹黑,急需詳細的情報來支持。
陳從進又想設立一個情報搜查的組織,不過,這等機構,必須是心腹中的心腹才行,陳從進覺得,自已眼下似乎找不到這個合適的人選,不過,事太多,這事,可以往后推遲些,當務之急,是找些熟悉胡部的人,來告知草原上的情況。
想到這,陳從進當即大聲道:“李豐!”
李豐匆匆入內,拱手道:“使君!”
“速去請陶別駕。”
不多時,陶師琯腳步匆匆,再次入內,他有些頭疼,不知道這位新刺史,又有什么新點子了,剛剛才出來,這才多久,又派人來催。
(章尾再感謝一下,送催更符,送點贊,送花的,還有送為愛發電的小伙伴,謝謝^o^)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