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幽州科舉,如火如荼的舉行過程中,魏博之地,又出了一場亂事。
平昌軍軍使高文集,派人急報,博州堂邑發生兵亂。
文德三年,三月四日,亂軍殺堂邑鎮將李烈,并聚眾八百余人,公推十將楊萬全為首領,奪占堂邑,在占據城池后,楊萬全大索城中富戶,并取府庫之財,每人賜錢十貫,可謂是厚賞至極。
而高文集聞訊,一面緊急上報,一面親領大軍征討。
但令高文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大軍一到堂邑城下,亂兵就斬殺楊萬全,用楊萬全的首級獻于高文集,并表示愿降,但請高將軍發賞。
高文集沒料到,這幫亂兵,竟如此貪鄙,楊萬全大索全城,遍搜府庫,可謂是用盡了自已的一切辦法,厚賞這些降兵,結果,這幫人扭頭就將楊萬全給賣。
賣了還不算,居然還想要高文集給他們發賞,高文集知道,這個頭肯定不能開,這要是同意了,那大王肯定會震怒至極的。
因為高文集很清楚,大王對于軍士叛亂討賞一事,向來是深惡痛絕的。
當年雄武軍兵亂,康元郎驅帥自立,大王親自領兵,在平定叛亂后,康元郎及叛亂的軍卒,連同引發兵變的原雄武軍軍使李挺,那是全部斬殺,其狠辣程度,直接震懾了整個幽州鎮。
這幫魏博舊兵,顯然還沒領會到大王的霹靂手段,特別是這群亂兵,吃了上家吃下家,若是同意給亂兵發賞,那就是開了先例,到時候別的軍隊也有樣學樣,那就真的難以收拾。
但高文集也知道,這事,自已不能瞎做主,于是,高文集嚴令亂軍全部出城,駐軍城外。
這些亂軍還要討價還價,高文集則:“發賞之事,按制,當由大王所處,本將不能私自而決。”
同時,高文集嚴令,再不出城,則大軍立刻攻城,再無轉圜之余地。
這群亂兵是商量許久,大部分人都認為,打肯定是打不過的,而高文集的話,也是說的有理有據的,看起來像是真的。
至于擔憂高文集出爾反爾,那大家伙還沒見過哪個軍將敢在大庭廣眾下出爾反爾,再說了,大家伙也不把武器交出去,說難聽些,出了城,就是跑路也方便些。
而在亂兵全部出城后,高文集是派遣快馬,日夜兼程奔赴幽州,同時在軍報中,高文集詳細的描述了亂兵是先殺李烈,公推楊萬全為主,隨后又殺楊萬全,并向自已請賞。
在軍報中,高文集還說了這么一句,“亂兵既殺李烈,復誅楊萬全,竟以亂邀賞,今若從其請,亂源不息,恐后患無窮。”
當急報日夜兼程,在沿途驛站換馬換人的疾馳下,僅僅兩日一夜,便將軍報送入幽州城中。
而陳從進看完密信后,僅僅是批復了短短的一句話:“亂軍盡誅之,其家眷悉數流營州!”
這些亂兵,欲壑難填,殺將叛亂后,先拿一回賞,等高文集大軍來了,又殺了楊萬全,準備投降,再拿一回賞。
陳從進就是腦子再不好,也不可能這般縱容,也不知道這些亂兵是怎么想的,大軍才從魏博境內剛走小半年的時間,兵亂就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