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的建議,有些殘忍,而且也會產生一些后遺癥,但兩相其害,擇其輕。
這一戰,陳從進和樂彥禎那是相互死磕,在開戰之前,陳從進覺得自已優勢夠大,否則的話,他也不會這么輕易的同意和樂彥禎決戰。
而樂彥禎也是覺得自已優勢大,他是打心眼里認為,只要精銳牙兵一出手,足以正面打穿幽州軍的陣線,所以,這一戰的爆發會如此的快速。
只是戰爭一打起來,雙方都覺得有些不對勁,陳從進對于魏博牙軍的戰力,有些低估,而樂彥禎則又是有些高估了魏博牙軍的戰力。
所以這一戰,陳從進打出了近萬的陣亡數,這短短幾個字,其中代表的意義,卻是驚人的。
因為這些人,很多都是多年精卒,就是張彥球所率領的毅武軍,也是從河東軍中遴選出來的。
在思考再三后,陳從進同意了王猛的建議,下令在降軍中遴選五千人,授予兵刃,伍長以上軍官賜皮甲,隊正以上賜鐵甲。
建制粗糙,普通軍士披甲率幾乎為零,連軍號陳從進都沒用心起,直接隨意起了效命軍號,以降將曹泰為軍使。
為了加強控制降將,從廂,營指揮使開始,高級將官身邊的親衛,全部更換成緝事都的人,當然,這些人原來的親衛也差不多都消散了。
陳從進在奪取高唐后,后路沒有威脅,大軍開始滾滾向前,進攻博平。
此時的博平城中,早已沒了守軍,樂彥禎在撤到博平后,僅僅是休整了一夜,隨后便率軍退回魏州。
而已經退回魏州的樂彥禎,他的麻煩事卻是剛剛開始,樂彥禎帶著牙軍,輸的慘不忍睹,全軍,被俘被殺者甚眾。
以至于整個魏州城中,那是家家披麻,戶戶戴孝,八千牙兵,活著回到魏州的,竟然只有兩千四百余人。
仇恨在牙軍家眷中蔓延,幾乎所有家中陣亡的牙軍家眷,都在咒罵陳從進以及幽州兵。
戰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這個道理,對于失去家人而,最樸素的一個觀點,就是要報仇。
因此,在返回魏州后,這些牙軍那是立刻將親族子弟,帶入牙軍中,眾牙軍都不等樂彥禎下令,便私開武庫,武裝自已。
樂彥禎畏懼牙兵,竟一句話也不敢多說,可即便是樂彥禎不說話,這幫魏博牙軍也沒打算放過樂彥禎。
而樂彥禎也察覺出牙兵中有些異動,因此,為了自已的安全,樂彥禎將自已兒子樂從訓組建的五百子將全部調入府中。
這些子將失去了樂從訓這個靠山,正是人心惶惶之際,面對樂彥禎的拉攏,那是當即就靠了過去。
正所謂,互相懷疑,在不安的種子種下后,內外相疑只會愈演愈烈。
在牙軍中,不知是誰散播的謠,謠中說,樂彥禎在兵敗后,準備賣了牙軍,要去投靠陳從進。
即便是樂彥禎派人去傳話,表示自已與陳從進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但這話,依然無法讓牙軍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