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者,干戈之器,表我大軍之銳鋒,而我大軍所處方位屬兌?,兌為金,主鋒芒,且金氣盛于秋,今大王夢拔劍刺虎,恰應銳鋒破兇孽,以銳摧堅之兆。”
韓公望的話,說的陳從進一愣一愣的,這有理有據的話,任誰聽了,都覺得說的十分在理。
陳從進淡淡的笑道:“夢中批語,聽聽就算了,逢敵臨戰,靠的是軍將的勇猛,主帥的果斷。”
韓公望聽后,大禮參拜道:“大王,虎性剛猛,卻為大王所刺,此夢,無論怎么看,都是大吉之兆,愿大王乘此吉兆,整軍鼓行,一戰克捷,擒拿宵小之輩!”
陳從進哈哈一笑,而就在此時,號角聲響起,陳從進走出大帳,看見大股步兵已經開拔出營。
昨日的時候,已經和諸將談好作戰細節,今日軍隊用過早飯后,按照既定時間,奔赴戰場。
李豐匆匆而來,道:“大王,前方斥候來報,魏博軍已經出營了。”
陳從進心中一動,結合斥候奔回的路程時間來看,魏博樂彥禎要早于陳從進小半個時辰的時間出營。
不過,雙方此時就跟明牌一樣,早點晚點,其中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差異。
陳從進手中的騎兵,雖然大部分都是輕騎,無法直接沖陣,但在戰場上,好用也是真的好用。
便如騎兵在側,不停在魏博軍外圍騷擾,這就逼的樂彥禎不得不在抵達戰場前,便命魏博軍卒,穿戴甲具。
而幽州軍卻可以在臨陣之際再披甲,這其中的體力消耗差距上,便已經勝了一籌。
沿途上一片片的步軍方陣正在行軍,陳從進的王旗從側翼經過,在經過的沿途中,陳從進不時高聲大喊:“此戰,必勝!”
眾軍士側頭望向大王,紛紛吶喊道:“必勝!必勝!”
隊列太長,即便是陳從進隔一段才喊一句,到了前列,也已經是喉嚨沙啞。
萬千的軍隊,衣甲振振,戈矛如林,真可謂是甲胄映日,旌旗漫卷,士皆昂首,鼓角震野,軍威之赫,其氣足可吞山河。
及至戰場,陳從進方才下令,全軍披甲,準備作戰。
陳從進在李豐的幫助下,披上鐵甲,遠遠望去,陳從進的甲具和軍中諸將基本上是一樣的。
那種在戰場上,還特立獨行,穿戴著黃金甲的騷包行頭,陳從進肯定是不干的,而且這么多年了,他也沒見過哪個大帥,能這么有風頭。
陳從進打了這么多年仗,按著經驗都知道該怎么打,他倒是時常看兵書,比如孫子兵法之類的,只是在具體作戰上,基本上用處不大,主要是領悟,體會那種高深的思想。
不過,當年李懷宣送給陳從進的那本曹丞相批注的版本,倒是挺有用處的,但里頭主要也是戰略層面,也沒具體教人怎么打仗。
所以說,這世上,盡信書,不如無書,打仗這事,還是得靠經驗和自已的思考總結,戰機稍縱即逝,這就得看雙方將領,誰更能抓住戰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