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盧光啟站了起來,正色說道:“大帥,我軍雖有儲糧,然支撐五萬之眾不過歲余,若遇緩急,恐難持久。
況,今諸鎮尚安,雖有小亂,但未有大動干戈之象,此正是我軍蓄力之時。”
陳從進道:“赫連鐸據大同,實力尚弱,以我幽州之力,不用一年,便可平滅之!”
盧光啟搖搖頭,道:“大帥,以屬下之見,李克用與赫連鐸,世仇難解,李克用驍勇好斗,再加上忻代二州,被河東大同所圍,河東軍兵力眾多,李克用平必然不敢在此時進攻河東。
其定會再圖大同鎮,此乃必然之勢,況且大同鎮中,多有沙陀部民散居,屬下敢斷,不出半載,彼等必然交兵。
此時我軍按兵不動,增儲積谷,厲兵秣馬,待其相爭之時,或可收漁人之利。”
說了這么長一通話,盧光啟都有些口干舌燥,端起桌邊的水壺,飲了一口后,接著說道:“大帥,況且我軍再休整一年,也非虛度,倉廩可再實,甲兵可再利,民心可再固。
若急于出兵,萬一戰事拖延,如河東鎮出兵馳援大同,屆時糧草不繼,進退維谷,悔之晚矣,愿大帥持定力,待時而動,則功可成,業可就也。”
何為戰略定力,戰略定力,便是目標定好后,沒事不要瞎改。
陳從進雖不是什么戰神,也不是什么超級戰略大家,但是他的性子,是聽的進勸告。
聽著盧光啟語重心長的勸說,陳從進也覺得,自已是有些心急了,自已確實是應該再穩一點,多儲備些糧草,軍械的數量準備的再充足點。
陳從進想了想,也覺得現在出兵大同,也缺了點借口,要是就這么明晃晃的出兵,也缺少了些大義的成分。
況且,以李克用的性子,殺父仇人就在跟前,他能忍著不去打赫連鐸,到時候李克用和赫連鐸一打起來,自已再伺機而動,確實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想要爭霸天下,那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以盧龍鎮的體量,一旦開始動手,那么藩鎮兼并的速度,一定會加速開啟。
太平無事,本是一件好事,但是陳從進在幽州太平太久了,一些重要的政務也不是太難處理,而作為一個大軍頭,節度使,郡王,小事也沒什么必要去過問。
就像陳從進剛剛批復了一份文書,這份文書,是蕭郗請示,長安已經收復了,幽州鎮在長安崇仁坊的進奏院,不知道被哪股亂軍焚毀了。
蕭郗給的應對是,支應五百貫錢,重修進奏院,還得再派一隊人,去進奏院任職,作為傳遞公文,以及打探一下朝廷消息。
這事,重要嗎?重要,也不重要,但是這種事,陳從進不親自批復還不行,雖然簡單,但必須親自批復執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