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雄武軍中,只有兩千三百余人參與劫掠,這些亂軍,在河間城中,先掠府庫,再搶大戶,好在河間城中,也有很多軍卒家眷。
這些家眷紛紛在門上貼出自家子弟的姓名和軍中何營何隊,以免遭到亂軍劫掠,這才讓河間城沒有遭到太惡劣的破壞。
混亂持續了六七天,這些亂軍在河間,搶也搶夠了,一些人也開始害怕了,覺得陳大帥可能會怪自已。
因此,很多人試圖重新歸建,但卻被雄武軍幾個營將所阻,未參與兵亂者,緊閉營門,禁止亂兵接近。
雄武軍營將羅少嚴,輕騎而入河間,勸說康元朗出城,等待大帥的處置。
但被康元朗所拒,康元朗的意思是,他們驅逐了李鋌,又殺了李鋌全家,軍士又殺了刺史,劫掠了河間城,大帥肯定不會放過他,反正他左右已經報了仇,還不如留在城中,能享受一天是一天。
而在劫掠的亂軍中,有些腦子比較機靈的,已經察覺出這事不安全,因此,有一些人,帶著搶掠而來的財貨,偷偷出城,遠離河間。
兩千三百余亂軍,逃散者約六百余人,這些人,有的避入臨近鄉鄰,有的覺得不保險,往更南邊逃,比如成德鎮。
至二十五日,陳從進信使急遞雄武軍中,嚴令雄武軍諸將,嚴禁亂軍逃散。
羅少嚴和雄武軍諸將知道,大帥肯定是震怒了,而且一定會是大開殺戒,諸將本想封鎖四門,阻攔亂軍逃離。
但這個建議,被羅少嚴所阻,羅少嚴覺得,若是封鎖四門,且亂軍知道自已求生無望的情況下,很可能會焚掠河間,城中百姓死傷定然會十分慘重。
因此,其堅決要求,將亂軍驅離河間,諸將在羅少嚴的勸說下,同意了羅少嚴的建議。
二十六日晚,雄武軍趁夜色襲城,而亂軍經過這么些天的劫掠,早已是軍制散亂,況且這些亂軍還以為要等著和大帥談條件,根本無抵抗的準備。
二十七日,亂軍被大肆捕殺,兩千余眾被殺七百余人,生俘六百余眾,殘部在康元朗的帶領下,逃出河間,向南流竄。
二十八日,陳從進親率騎兵抵達河間,按羅少嚴的指引,驍騎軍一路追殺,終于在成德鎮深州武強城以北,瀛州樂壽城以南,追上了康元朗。
亂軍殘部被殺四百余人,康元朗被亂軍所執,余者皆降。
亂軍降卒被生俘者約七百余人,禍首康元朗被活捉。
陳從進親自審問,詢問其為何不上報,反而私下聚兵叛亂。
一聽此,只聽康元朗哈哈大笑道:“大帥,你當年舉事的時候,怎么不上報!”
陳從進已經很久沒聽見,有人面對面的嘲諷自已,而且這段話,總是有那么點似曾相識之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