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莫大于正位,禮莫盛于改元,但那講的是天下一統的太平歲月,可如今這年景,卻是和太平歲月,相差甚遠。
乾符六年結束后,圣人改乾符年號為廣明,新的一年,也就是廣明元年,朝廷希望,這個新年后,能讓大唐帝國擺脫這幾年的霉運,走向光明的康莊大道。
正所謂,新年新氣象,剛剛改元,曾經猖狂一時的李國昌父子,終于煙消云散,消息傳至朝廷,百官慶賀,朝中上上下下,皆是喜氣洋洋。
唯一美中不足之處,便是捷報后面,河東鎮跟著又來了一次兵變,讓朝廷上下,如鯁在喉。
不過,這只能算是美中不足之處,并沒有影響朝廷上的振奮之心,事實證明,只要朝廷有心,這天底下,還沒有哪個藩鎮,能抗的住朝廷的圍剿。
百官齊賀,紛紛,恢復大唐盛世,指日可待,對于功勛之輩,皆是大加封賞。
陰山都督赫連鐸,因擊敗李國昌,奪取振武軍有功,得封大同軍防御使,兼云州刺史。
吐谷渾頭人契苾璋授封振武軍節度使,跟著陳從進打下的蔚州的白義誠,授封蔚州刺史,這也算是得償所愿了。
朔州刺史被授予沙陀薩葛部頭人米海萬,李國昌父子,辛辛苦苦占下的地盤,徹底丟的干干凈凈。
只是對于此戰最大的功勛者,陳從進,賞賜卻還未出來。
對朝廷而,幽州鎮素來跋扈,這次難得順從朝廷,出了死力氣,朝廷上下,對于賞賜,一時間爭論不休。
陳從進眼下是不想要什么虛銜了,還不如多給點錢糧來的實用,因此,陳從進一邊忙著搜刮云朔二州,一邊不忘給朝廷上書,請調撥錢糧。
奏疏中,那是一個勁的哭窮,什么與李賊一戰,將士用命,傷亡極大,什么兵疲餉絀,與李賊對壘日久,大小數十戰,將士效死,骸骨盈野。
什么傷亡逾半,甲胄殘破者十之七八,弓矢告罄者十之五六,倉廩已空,傷兵無藥,戍卒寒衣。
總之,在奏疏中,能描繪的多慘,就多慘,眼下黃巢還未入長安,能多從朝廷手中要些錢糧,就多要些。
再者說了,這一戰全靠幽州軍當主力,難道朝廷不該給賞賜嗎?如果這都不給,那將來哪個藩鎮能替朝廷效力。
至廣明元年,正月底,隨著最后一批物資,裝車起運,陳從進決定拔營回返幽州。
而直到陳從進率軍離去數日后,赫連鐸才入主大同。
一看到府庫都能跑老鼠了,赫連鐸氣的大罵不止,連夜上了三道奏疏,每一封都是在彈劾陳從進。
在奏疏中,赫連鐸大罵陳從進貪婪無度,搜刮民財,強掠匠戶,致使百業停廢,凡可搬運之物,盡載歸幽州,其行同盜匪,視國庫如私產。
赫連鐸氣的都快吐血了,云朔蔚三州的匠戶幾乎被一掃而光,可能便搜境內,只有寥寥少數的匠戶,躲了起來,才沒遭到陳從進的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