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唐末,就是一個加強版的東周,而事實上,確實有那么幾分相似,當然,也只能勉強有幾分。
唐末對全國各地的實際控制力,雖不能和正常的王朝相比,但是比起東周這個吉祥物來說,卻是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至少,朝廷的行政命令,各鎮節度使一般情況下,不會回絕,除非朝廷的旨意,傷害了節度使和軍士的利益。
至于削藩,所有能想到的,并且在當時可行的削藩方法,中晚唐時期的長安朝廷廷都用過了,如空降大量中央官員到地方各個方鎮擔任觀察使或節度使,又派遣大量太監到各鎮擔任監軍,同時對天下的各個方鎮,進行頻繁的移鎮。
只是,這些方法,不能挽救大唐,只能延緩覆滅的時間,總體而,到了后期,長安朝廷,采用的策略,便是以方鎮制方鎮,只是到了咸通年,社會的風氣,已經逐漸變成了兵強而逐帥,帥強則叛上,這已經是成了的頑疾。
……………………
時間到了十一月份,張允伸的身體,已經是沉疴痼疾,久臥病榻以致不能動彈。
朱有容,徐衛增,賀連鐸等牙將,已數日不曾見過張允伸,各將之間,聯絡異常頻繁。
在十一月底時,張允伸為了向朝廷示忠,派使者上表朝廷,交還節度使的旌旗,節鉞。
十二月初,幽州大雪,壓塌民房數十座,張簡會下令,賑濟災民,隨后,牙將徐衛增:“今歲寒甚于往歲,牙軍冬衣尚缺,宜速添置,以御嚴寒。”
張簡會知道徐衛增是借著大雪的由頭收買軍心,他也清楚,給牙軍添置冬裝一事,自已是無法拒絕的。
只是,面對徐衛增這般,完全把自已不當一回事,張簡會心中極為憋悶,有心腹看出張簡會之心,諫誅殺徐衛增。
但此,立刻被駁回,張簡會并非愚蠢之人,不動手,局勢自已或許還能把控,一旦動手,那恐怕就不是輕易可以結束的。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老節帥的離去,而所有人都認為老節帥撐不過今年,但出乎意料的是,張允伸挺著病軀,硬是渡過了咸通十二年。
今年的元日,或許是因為張允伸身體狀況,亦或是局勢不寧,雄平都中并未放士兵入城休沐,取而代之的是緊張和戒備。
陳從進敏銳的感覺到幽州鎮,可能要出事了,只是陳從進的消息來源太少,即便是隊頭向元振也不太清楚。
正月二十四日,珍稀藥材都無法吊住張允伸,氣數已盡,藥石無靈,張允伸上表交還節度使的旌旗,節鉞,而朝廷的詔書還未抵達,張允伸便于次日凌晨逝世。
在這個時代,張允伸算的上是有名的壽星,活到了八十八歲,他還活著的時候,即便年老體衰,但仍能控制幽州鎮,無論是牙將,還是各州軍將,皆不敢有反叛之心。
張簡會一面布置靈堂,一面向朝廷通報,隨后,張簡會又令各州刺史,各安其位,無需前來吊唁。
只是這道命令,顯然被平州刺史張公素所無視,在得知張允伸病逝后,張公素大喜,當即點起騎兵兩千余騎,以為老節帥送行為由,急奔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