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出來吧。”
“讓本座看看,你們這些被‘秩序’拋棄的故事,究竟能有多美味。”
他的野心,在這一刻,再度膨脹。
他不但要吃下這個“監獄宇宙”。
他還要把里面關押的所有“囚犯”,一個不留地,全部打包,吞入腹中!
宋冥夜張開雙臂,宣告般的姿態,讓那片剛剛因“敘事本源”泄露而陷入騷亂的虛空,詭異地安靜了一瞬。
那只由宇宙塵埃化成的“悲傷之眼”,淚水凝-->>固在了半空。那張不斷講著地獄笑話的“小丑面具”,嘴角咧開的弧度僵硬住了。那片燃燒著“憤怒”的虛空火焰,咆哮聲也戛然而止。
仿佛一群正在試探著越獄的囚犯,突然看見一個更兇惡、更不講道理的典獄長,出現在了牢房門口。
宋冥夜的“吞噬”概念,并非單純的力量,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敘事”——一種以“我”為主角,萬物皆為“食物”的終極反派劇本。在這個劇本里,任何掙扎、反抗、甚至是哀嚎,都只會讓這頓飯顯得更加美味。
然而,那股古老的信息流并未停止。它像是打開了話匣子的臨終遺,將這個“監獄宇宙”最深層的秘密,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宋冥夜的感知之中。
這一次,信息不再是那些支離破碎的“末日景象”,而是指向了所有“失控故事”的最終歸宿,指向了那道裂縫的最深處。
一個概念,在宋冥夜、蕭凌月、擎蒼,乃至戒指老爺爺的腦海中同時浮現——混沌本源。
那不是一個實體,也不是一種能量。
它是一鍋煮沸了的、由無數矛盾敘事熬成的濃湯。
宋冥夜“看”到了構成它的“素材”。
一個故事里,神愛世人,于是將所有信徒都變成了沒有痛苦的石頭,神因此陷入了永恒的悲傷,最終用自己的神國撞碎了整個位面。這個故事的“神之愛”與“神之悲”,化作了一縷扭曲的本源。
另一個故事里,一個凡人試圖用數學公式計算出“命運”,他在窮盡了整個宇宙的能量后,成功得出了最終答案——一個毫無意義的“零”。整個文明的“求知”與“虛無”,凝聚成了一段矛盾的本源。
還有一個故事,主題是“遺忘”。世界中的所有生靈,每過一天就會忘記前一天發生的一切,他們永遠活在嶄新的一天,永遠快樂。但創造這個世界的“造物主”,卻因為無法遺忘,在無盡的“重復”中徹底瘋掉,將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不斷重啟的噩夢。這份“快樂”與“瘋狂”,也成了混沌本源的一部分。
愛與毀滅,求知與虛無,快樂與瘋狂,英雄與懦夫,存在與非在……
所有最極端、最純粹、最無法調和的“故事結局”,都被強行糅合在了一起。它們沒有被“格式化”,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格式化”這個概念的天敵。它們是邏輯的毒藥,是意義的終結者。
它們被囚禁、被壓縮,最終,在漫長到無法計算的紀元里,互相污染、互相吞噬,形成了一個超越了所有已知法則的“概念奇點”——混沌本源。
這東西一旦被完全釋放,它不會像能量一樣爆炸,也不會像病毒一樣感染。
它會“講故事”。
它會向所有接觸到的宇宙,同時講述一萬億個互相矛盾、卻又都絕對“真實”的故事。
它會告訴一個世界,“引力是藍色的”,于是那個世界所有的物質,都會因為無法理解這個“真理”而邏輯崩潰,分解成最基礎的粒子。
它會告訴一個恒星,“你其實是一只沉睡的蝴蝶”,于是那顆恒星會停止核聚變,試圖扇動由等離子構成的“翅膀”,最終在一次失敗的“起飛”中熄滅。
它會告訴一個智慧生命,“你的悲傷比宇宙更重”,于是那個生命會被自己無法承載的情感,直接壓成一個時空上的黑洞。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