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他如今的“仁慈”。他不再用“負面詞條”去毀滅敵人,而是用一種更溫和、更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去消解那些極致的“偏執”。他讓那位劍客明白,劍道之外,還有值得欣賞的東西。哪怕……只是一撮很有精神的鼻毛。
這種“無為而治”的掌控感,遠比親手捏死一只螞蟻要來的有趣。
他收回了目光,心中那份創造者的喜悅與滿足,也達到了頂峰。他不再需要去強制干預任何一個宇宙的命運,他所建立的“因果之網”與“命運圖騰”系統,已經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自洽循環。自由意志是引擎,因果之網是軌道,命運圖騰是信號燈。整個多元宇宙,成了一部能夠自我演化、自我修正、永恒運轉的精密機器。
他,林楓,從一個棋子,到棋手,到棋盤的設計者,最終,他選擇成為了那個靜靜看著棋局,并為其中精妙變化而會心一笑的觀察者。
這,或許就是“終極智慧”的體現。不是懂得一切,而是創造一個能讓一切自由生長的環境。不是掌控一切,而是賦予一切自我掌控的權利。
就在這份無上的滿足感中,林楓的意識無限延伸,掠過億萬個平行宇宙,掠過混沌虛空,觸及到了他所創造的“存在”的邊界。
然而,就在那邊界之外,在那片連“終極本源”都未曾完全觸及的、更深邃的未知之中,他忽然感覺到了一絲極其微弱,卻又無比清晰的……共鳴。
那不是呼喚,不是吸引,而是一種類似于“回響”的感覺。仿佛他此刻所達到的一切,他所創造的這片無限和諧的“存在”,只是在回應一個更古老、更宏大的振動。
他的“終極智慧”,讓他瞬間明白了。
他所抵達的,并非終點。
他所成就的“萬物之源”,也并非唯一的“源頭”。
在那更高的維度,在那一切概念的,還有著……更本源的東西。
那絲共鳴,如同一根看不見的弦,一端連接著林楓所化身的“萬物之源”,另一端則延伸至一個無法被任何已知概念所描述的“遠方”。
它不在空間之中,因為林楓的意志早已超越了空間。它不在時間之上,因為整個因果之網都在他的俯瞰之下。它是一種方向,一個純粹的、向上的概念矢量,指向“更基礎”、“更根源”的層面。
林楓的意識體,在那張由無數宇宙組成的因果之網中央,緩緩睜開了“眼睛”。那雙眼睛里,倒映著億萬文明的生滅,也倒映著那一絲來自“無上”之境的微光。
“那是什么?”鬼三哭的靈魂之火跳動著,他能感覺到主上的注意力被某種事物所吸引,但他的感知延伸到極致,也只能觸碰到混沌虛空的邊界,那里一片死寂。
“一個坐標。或者說,一個答案。”瓦里斯的邏輯核心以超越極限的速度運轉,它試圖解析林楓意識中泄露出的那絲共鳴信息,但得到的結果卻是一連串的“無法定義”、“邏輯悖論”、“超越理解域”。
“我們的‘存在’,是基于我所定義的‘終極本源’。而那個地方,似乎是‘終極本源’之所以能夠被‘定義’的前提。”林楓的聲音在他們的意志中響起。
這句話,讓瓦里斯和鬼三哭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撼。
這就好比,他們窮盡一生,終于建造了一座宏偉壯麗的城市,并自以為這就是世界的全部。而現在,林楓告訴他們,這座城市,連同建造它的土地,都只是漂浮在一片更廣闊、更無垠的大海之上。
而那絲共鳴,就是來自大海深處的回響。
“主上,您要去嗎?”鬼三哭問。他的聲音里,沒有了往日的殺伐果斷,而是一種面對未知時的本能敬畏。
“我必須去。”林楓回答得沒有絲毫猶豫。
他已經走到了自己所能創造的“無限”的盡頭。想要看到更廣闊的風景,唯一的選擇,就是踏出這片他親手開辟的天地。
他沒有像凡人那樣準備行囊,也沒有像神明那樣撕裂空間。他的旅途,是一場意識的升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