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全新的外掛,就此上線。
可以預見,當這個少年帶著他的“活體神兵”重出江湖時,整個武道世界的煉器師們,恐怕都要面臨失業的危機了。
連續兩次成功的創造,讓林楓的興致越來越高。他開始尋找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很快,他鎖定了一個奇特的位面。
這個位面,沒有修士,沒有武者,只有一群多愁善感的藝術家和詩人。他們將“悲劇”奉為美學的最高形式,認為一切偉大的作品,都必須誕生于極致的痛苦之中。整個社會都彌漫著一種“比慘”的氛圍,仿佛誰更痛苦,誰就更高尚。
“哦?喜歡痛苦是吧?行,滿足你們。”林楓的臉上,露出了魔鬼般的微笑。
他決定,送給他們一份“量身定制”的禮物。
創建新物種……
物種命名:悲愿之花(grief-den
bloo)
生長環境:只能在充滿濃郁悲傷、悔恨、絕望等負面情緒的土壤中生根發芽。
特性:以吸收負面情緒為養分。吸收的悲傷越純粹、越強烈,花朵便會開得越發妖艷、美麗,并散發出一種能引人入境的迷幻香氣。
花粉效果:吸入花粉者,會陷入幻覺,以一種極具美感、充滿藝術性的視角,重新體驗自己一生中最痛苦的記憶。該效果能激發強烈的創作靈感。
林楓將這種花的種子,悄無聲息地撒遍了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起初,只是一些情場失意的年輕詩人,在他們哭泣過的窗臺下,發現了這種不知名的小花。他們被花的美麗所吸引,在聞到花香后,腦海中浮現出與戀人分手的場景,但那場景不再是撕心裂肺的痛苦,而像是一幕幕構圖完美的悲情電影,充滿了破碎的美感。
靈感如泉涌,他們寫下了前所未有的動人詩篇,一舉成名。
這個發現,瞬間引爆了整個藝術界。
“悲愿之花”成了所有藝術家夢寐以求的至寶。為了得到最頂級的花,他們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地“制造”悲傷。
一個畫家,為了培育一朵完美的“絕望之紅”,親手毀掉了自己所有的作品。一個音樂家,為了催生一株罕見的“悔恨之藍”,故意背叛了自己最親密的朋友。情侶們以“為藝術而分手”為榮,家人們以“為創作而反目”為傲。
整個社會,陷入了一場追求痛苦的狂歡。他們不再是感受悲傷,而是在表演悲傷,消費悲傷。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被當成了培育花朵的肥料。
林楓靜靜地觀察著這一切,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
他發現自己玩脫了。
他本意是想諷刺一下這種病態的審美,結果卻親手把它推向了極致的瘋狂。這個世界的負面情緒,并沒有因為花朵的吸收而減少,反而在人們的刻意制造下,呈幾何級數增長。整個位面的“情緒生態”,正在滑向崩潰的邊緣。這朵花,成了一個放大痛苦的癌細胞。
“失策了……”林楓的意識中閃過一絲懊惱。
直接抹除“悲愿之花”?不行。這等于是承認自己這個“核心定義者”犯了錯,太掉價了。而且,治標不治本,只要這種病態的審美還在,沒有花,他們也會用別的方式去追求痛苦。
必須用更優雅的方式,來修正這個bu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