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就算許安知把馮國斌千刀萬剮,也無法平息公眾對腐敗的憤怒和質疑。
    那個人,只能是縣長許安知!
    “我明白了。”
    “你……真是我的福將。”
    這句話,她說得由衷。
    “書記過獎了。我只是……不想白躺這一回。”
    曲元明坦然一笑,“總得撈點本回來。”
    李如玉被他逗笑了,“你安心養傷。接下來的事,交給我。”
    她幫曲元明掖了掖被角,“什么都別想,把身體養好,才是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
    “好。”曲元明點點頭。
    李如玉轉身,拉開了病房的門。
    門在身后合攏。
    李如玉沒有回縣委大院,也沒有回家,而是讓司機將車開到一個角落停下。
    她拿出手機,停留在一個姓陳的聯系人上。
    陳景明,省城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教授,也是她父親當年的得意門生。
    找他,最合適不過。
    電話接通了。
    “喂,哪位?”
    “陳老師,是我,如玉。”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
    “哦……怎么想起來給我這個老頭子打電話了?你現在可是主政一方的大領導了。”
    李如玉笑了笑,“陳老師,您可別拿我開玩笑了。在您面前,我永遠是那個聽您講課的小丫頭。今天冒昧打擾,是有個專業上的事,想請您給掌掌眼。”
    “專業上的事?”陳景明來了興趣,“說來聽聽。”
    “我們江安縣,有條新建的鄉級公路塌了。現在輿論壓力很大,我們想請一位絕對權威的專家,從純技術的角度,幫忙分析一下事故原因。當然……是以匿名的形式,在網上發布,就當是一次公共安全科普。”
    “匿名的技術分析?”
    陳景明何等人物,聽出了弦外之音。
    “把相關資料發給我看看。不過我先說好,我只談技術,有一說一。報告寫出來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我不會為了照顧誰的面子修改一個字。”
    “要的就是您這句話!”
    “謝謝陳老師。我馬上把照片和初步勘察報告發給您。”
    掛斷電話,李如玉把現場拍下的高清照片、事故路段的設計圖紙副本打包發了過去。
    ……
    省城,理工大學家屬院。
    陳景明戴著老花鏡,坐在電腦前,翻看著李如玉發來的照片。
    老伴端著一杯熱茶走進來。
    “怎么了老陳?看什么東西這么嚴肅?”
    陳景明沒有回頭。
    “你看看這個!這叫什么?這他媽叫鋼筋混凝土嗎?鋼筋細得像鐵絲,混凝土橫截面全是蜂窩麻面,砂石比例肉眼可見的不對!這是修路?這是在草菅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