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清靜并未持續多久。
“咚、咚、咚。”
“請進。”
門被推開,縣長許安知和縣委辦主任孫萬武一前一后走了進來。
許安知手里拿著一份文件。
孫萬武跟在他身后。
“李書記,這么早就投入工作了?真是我們江安縣干部學習的楷模啊!”
許安知笑呵呵地開口。
“許縣長,孫主任,早。”
李如玉微微頷首,示意他們坐。
“不坐了,不坐了,我們是來給書記您匯報工作的。”
許安知將手里的文件遞過去。
“您剛來,對咱們縣里的情況還不太熟悉。我和萬武主任就連夜合計了一下,給您排了個下鄉考察的日程表,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讓您對江安縣有個全面的了解。”
措辭之間,已經將這件事定下了基調。
李如玉接過那份日程表。
曲元明站在一旁,眼角的余光瞥見了紙上的幾個地名。
青石鄉、長坪山、白馬鎮、沿溪水庫……
許安知臉上的笑容愈發真誠。
“書記,您看這個安排怎么樣?我們也是初步的構想,您要是覺得哪里不合適,可以提出來,我們再調整。”
李如玉沒有立刻表態。
孫萬武適時地補充。
“是啊,李書記。許縣長為了您的事,昨晚加班到半夜呢。這份日程,兼顧了我們縣的工業、農業和旅游業,非常有代表性。”
一唱一和,配合默契。
李如玉抬起頭。
“辛苦許縣長和孫主任了。文件我先看一下,稍后給你們答復。”
滴水不漏的回答。
“好,好。那我們就不打擾書記工作了。”
許安知帶著孫萬武轉身離開。
關上門的那一刻,許安知和孫萬武對視一眼。
這個年輕的女書記,再有背景,到了江安縣這塊地盤,是龍也得盤著。
這份日程,她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辦公室內。
李如玉將那份日程表放到桌上,抬眼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曲元明。
“小曲,你來說說。”
“書記,這份日程,從表面看,非常完美。”
“但是。”
曲元明話鋒一轉。
“它的問題,恰恰就出在太完美了。”
他伸出手指,點在第一個地名上。
“第一站,青石鄉。這是許縣長親自抓的點,是我們縣對外宣傳的窗口,也是去年全市美麗鄉村現場會的舉辦地。那里的路、房子、綠化,都是新修的。您去了,聽到的都是贊歌,看到的都是政績。但江安縣有十四個鄉鎮,只有一個青石鄉。”
曲元明的手指繼續下移。
“第二天,從最東邊的長坪鄉,到最西邊的白馬鎮,一天之內橫跨三個山區鄉鎮。地圖上的直線距離不遠,但全是盤山路,路況極差。一天下來,光坐車就得六七個小時。他們不是想讓您考察,是想讓您在車上顛簸一天,精疲力盡,根本沒有精力去思考和發現問題。”
“這是疲兵之計。”
李如玉一針見血。
“是。”
曲元明點頭,手指最終落在了沿溪鄉水庫上。
“而最關鍵的殺招,在這里。”
“沿溪鄉水庫,是我之前待過的地方,我對那里很熟。但水庫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水庫旁邊,就是許縣長力主上馬的那個高污染化工園區的選址地。”
“這個項目,因為環保評估和征地補償問題,爭議極大,群眾意見很多,前任尹書記一直壓著沒批。現在,他們把您第一輪考察的最后一站放在這,就是想把您架在火上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