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月已過。
京華霓裳會的余波,并未因陸昭若與“皇商”之名失之交臂而平息,反而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發酵。
她那手“量體裁衣、以衣彰德”的絕藝,經與會命婦之口,悄然傳遍屬京貴眷圈。
陸昭若審時度勢,并未沉寂,反在屬京最繁華的街市盤下一處不小的鋪面,懸出“云裳閣”匾額。
開張之日,雖無皇室慶典的煊赫,卻也車馬盈門。
蕭夫人與狄國公夫人親自前來道賀,以為鎮場;更有不少未曾與會的貴婦慕名而至,欲一睹這位能得太厚、皇后親口贊譽的陸娘子風采。
一時間,“云裳閣”聲名鵲起,不僅高門命婦的衣單絡繹不絕,許多嗅覺敏銳的行商也紛紛遞來合作意向。
更有不少朝臣家眷,不惜重金預訂四季新衣,只為沾一份“宮廷御賞”的氣韻。
局面初開,陸昭若第一個想到的合作伙伴,仍是顧羨。
她親自備下厚禮,帶著阿寶,乘車前往永嘉伯府。
永嘉伯與顧夫人的接待堪稱周全,談間對她這位“屬京新貴”也頗為客氣,全無初次相見的審視疏離。
然則這份客氣之下,顧夫人眉眼間那一閃而過的輕慢,依舊被陸昭若敏銳地捕捉到。
而當顧羨聞訊從內室轉出時,陸昭若的心卻猛地一沉。
不過月余未見,他竟又消瘦了幾分。
面色是一種缺乏血色的蒼白,雖仍是一身錦袍,手持折扇,強撐著那副玩世不恭的風流派頭,但眼底深處那難以掩飾的疲憊與黯淡,卻如何也騙不了人。
寒暄過后,顧羨竟主動提出,要將自己在屬京經營多年的所有生意脈絡、鋪面與人脈,盡數交予陸昭若打理。
“家父嚴命,不許我再行商賈之事。”
他搖著折扇,語氣故作輕松,笑意卻未達眼底,“這些產業留在我手中也是荒廢,不若都托付給你,也算物盡其用。”
陸昭若心中疑竇頓生。
顧羨經商多年,與永嘉伯的父子齟齬由來已久,若他真如此忌憚父命,當初便不會踏足此道。為何偏在此時,突然以此為由,將多年心血拱手讓人?
況且他這般情狀,絕非凡俗的“遵從父命”所能解釋。
陸昭若凝視著他強撐的笑臉,一個念頭不受控制地冒了出來。
他這般模樣,倒像是……生了什么重病,在提前安排后事一般。
這個猜測讓她心頭一緊,一股難以喻的憂切悄然蔓延。
陸昭若凝視著顧羨,終是忍不住輕聲問道:“顧公子,你……可是身子不適?”
顧羨聞,執扇的手幾不可察地一頓,眼底迅速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痛楚與潮紅,隨即被他用更夸張的笑意掩蓋過去:“陸娘子說笑了!你看我這般風流倜儻,像是生病的人么?”
他唰地展開折扇,故作瀟灑地搖了搖,“不過是近來突然想通了許多事,心境開闊了而已。”
另一邊,阿寶與阿傻在廊下角落玩耍。
往常活潑的阿傻今日卻蔫頭耷腦,全無精神。
阿寶用爪子拍了拍它的腦袋,它才嗚咽著,用只有阿寶能懂的方式低低地“說”道:“我家郎君……染了和夫人當年一樣的‘干血癆’……入秋后咳得一夜重過一夜……郎中晌午才來過,說‘郎君這病根太深,今秋若能熬過去,便是萬幸,只怕……熬不過這個冬了。’”。
阿寶一聽,眼睛瞬間瞪得溜圓。
它飛快地竄回廳中,一躍撲進陸昭若懷里,焦急地用爪子扒拉她,將方才聽聞的消息告知。
她嗚嗚咽咽地說:“阿娘,顧羨哥哥是不是要去世了啊?阿寶喜歡他,不想他離開我。”
陸昭若身形微微一僵,抱著阿寶的手臂不由收緊。
“……干血癆……熬不過今歲秋冬……”
寒意瞬間席卷全身,她下意識抬眸,望向那個正獨自強顏歡笑的人。
前世的記憶碎片猛地刺入腦海——
那是八年后的屬京寒冬,她數次叩響永嘉伯府的門環,卻次次被仆役客客氣氣地攔在門外。
直到最后,一位老管家面露哀戚地告知:“陸娘子,請回吧。我家……我家郎君,已于去歲暮春……病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