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在曠野上呼嘯盤旋,卻吹不散空氣中的血腥味,那是方才廝殺留下,帶著鐵銹氣的印記。
秦猛率隊殺入樹林,王良勒住韁繩,目光掃過狼藉的戰場,先讓人去收攏受驚跑散的戰馬。
——這些好馬有價無市,是軍寨擴充騎兵的關鍵。
轉頭,他親自帶著親兵走向傷員,清點下來共二十余人。
萬幸的是,將士們都穿著鐵甲,多數只是皮外傷,幾個親兵是肩膀箭,并無性命之憂。
軍卒們迅速燒起熱水、化開精鹽。
幾個醫療兵忙碌起來,王良接過布巾蘸了鹽水,仔細為士兵清洗傷口,敷上草藥、纏好紗布。
王良說著秦猛在看望傷兵時的話來安慰眾人。
“大家總結教訓,為何受傷?下次一定要謹慎。安心養著,七八天光景,又是能提刀上陣的好漢。”
不久后,伴隨著嘈雜聲傳來,大隊人馬趕來。是拉著馬車、拿著鏟鍬的清掃積雪的勞力隊伍。
白松嶺礦洞連接軍寨的快速通道,每日都會組織人力清掃,故而路面堅硬,沒有厚雪堆積。
盡管只來了大半,卻足有二百多人。這些勞力卻都隨身攜帶刀槍,甚至不少人斜背著硬弓。
并且通常有戰兵隊伍護送,隨時能夠投入戰斗。
白松嶺礦洞那邊的駐軍,也會定期巡邏道路通暢,一旦察覺有情況,便會火速趕來支援。
那些韃子吃了囂張狂妄、又是外來戶的虧,貿然跑到這條要道附近來埋伏,實在是自尋死路。不排除契丹貴族為了排除異己,送來敢死隊。
此刻,王良與勞力領隊接洽,迅速指揮隊伍。
立刻各就各位,分工協作。
有人幫忙捆綁、馱運戰利品;有人合力搬運尸體;更有許多人拿著鐵鏟到較為松軟之地挖坑,準備掩埋,防止來年開春了,發生瘟疫。
秦猛帶隊走出林子,就看到這一幕火熱的場景。
“快看,秦將軍回來了!”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
眾人紛紛順勢看去,見到秦猛騎著高頭大馬,帶領得勝之師驅趕著長長一串馬群凱旋。
民夫們便知道這位秦將軍又打了一個大勝仗,紛紛停下手中活計,爆發出震天的勝利歡呼。
“秦將軍威武!”
“秦將軍戰無不勝!”
“咱鐵血軍寨,必勝!”
民眾自發的吶喊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他們這不是諂媚恭維,而是發自內心的激動與感激。
邊疆苦寒,戰亂頻仍,他們太需要一位能打勝仗、能庇護一方的將軍了。
幾十年來,韃子年年進犯,越發猖獗。邊疆戰亂從未真正停歇,不知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不知有多少人,倒在這風雪荒野之中。
如今,秦猛橫空出世。這個小卒就敢斬殺朝廷命官,接連擊潰韃虜、繳獲無數的狠角色。
自他執掌軍寨,青陽城周邊明顯安穩了許多。
寨民私下議論時,都覺得有了主心骨。
所以見到秦猛又斬殺韃子,他們高興,他們愿意真心擁戴這位驍勇善戰、又體恤百姓的將軍。
“兄弟姐妹們!”秦猛在馬上朗聲道,聲音清晰地傳遍四周:“咱們又僥幸打了一個勝仗。
這是咱們全體軍民同心同德、協力殺敵的功勞!殺韃子人人有責,這些繳獲,大伙都盡了力!”
聽著如潮涌的歡呼,看著那些激動揮手的人們,秦猛心中感慨萬千,總算深切體會到后世國家元首踩在紅地毯上,兩旁人鼓掌的感覺。
——只是那是提前彩排好的,他這卻是真的。那種被軍民由衷愛戴的感覺是何等令人振奮。
但秦猛迅速在心里叮囑自己:戒驕、戒躁,切莫自滿!各部落韃虜仍在草原上虎視眈眈。
這點勝利只是開始,不能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必須不斷提升軍寨實力,方能真正站穩腳跟。
他壓下心緒,下令隊伍協助民壯盡快打掃清理戰場,又讓李山、王良等人著手初步統計殺敵人數,按隊,組記錄戰功,清點具體戰利品。
經核對,此次埋伏并追擊殲滅的契丹騎兵。約有四百八十余人,每人配備雙馬,除去少部分馬匹在戰斗中死亡或受了點傷需處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