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海也是滿面紅光,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大聲叫好。
只有蘇誠,他看著屏幕里那個光芒萬丈的身影,看著那張與記憶中母親重疊的臉,只覺得一股滾燙的暖流從心臟涌來。
原來,這就是他的媽媽。
原來,在他不知道的青春歲月里,她曾如此的驚才絕艷。
電影里,那十個“首腦”成員的表情,從震驚到錯愕,再到羞憤。
會長麥克一把搶過那份試卷,和其他九個人湊在一起,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核對,尤其是最后一題!
他們甚至從辦公室請來了杰克遜教授本人,來幫助驗證核實!
……
兩個小時后,教授一臉呆滯。
他顫抖著說完“完美”一個詞,便繼續一腦扎進試卷里,沉迷于算數公式中……
“首腦”社會的成員們,他們臉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
最后,麥克抬起頭,用一種見了鬼的表情看著姜若水,嘴唇哆嗦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她是對的!
經過驗證,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公式,都完美無缺。
她甚至在某些推導過程里天馬行空跨了學科!
她從場域和矢量這些不起眼的地方入手,用簡潔但嚴謹的風格去建模,完成了當前最適合的解法!
這不是解題。
這是降維打擊!
就在所有觀眾都沉浸在這份極致的爽感中時,電影畫面突然一分為二。
左邊,是那十個失魂落魄的“天才”。
右邊,黑色的背景上,開始緩緩浮現出一行行金色的文字。
“首腦”社團成員,后續人生軌跡:
會長,麥克·勞倫斯:兩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成員,奧斯丁·李:一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成員,希曼·伯格:……”
……
一行行介紹,不斷滾出。
當最后一名成員的介紹出現時,整個直播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那鼎沸的彈幕,消失了。
那山呼海嘯的“臥槽”,也消失了。
所有正在觀看直播的網友,無論是坐在家里的沙發上,還是躺在大學的宿舍里,又或是在擁擠的地鐵上……
在這一刻,他們全都做出了同一個動作。
他們坐直身體,瞪大了雙眼,死死地盯著屏幕,大腦一片空白,連呼吸都忘記了。
食堂里,李浩剛剛夾起一塊紅燒肉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張鎮海端著酒杯,也僵在了那里。
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成了一幅畫。
屏幕上,那份名單,刺眼得讓人無法直視!
當年被姜若水一句“作為普通人來說,還算聰明”打擊到體無完膚的十個人!
十個里面,居然有九個!
整整九個,后來都拿了諾貝爾獎!
物理、化學、生物……幾乎涵蓋了所有自然科學領域!
這一刻,網友們終于發現了那個唯一的“異類”。
“等等!還有一個!那個叫凱文的!他沒拿諾獎!他是最菜的那個!”
“哈哈哈,真是菜啊!簡直是九個天才同學和無能的我,現實版嘛!”
這個發現,讓眾人緊繃到快要窒息的神經,稍稍松懈了一瞬。
還好,總算有一個沒那么變態的。
然而,下一秒,關于凱文的介紹,也浮現了出來。
成員,凱文·納什:未獲得諾貝爾獎。
原因:諾貝爾獎未設立數學獎。
個人成就:菲爾茲獎,三屆得主。
……
寂靜。
死一樣的寂靜。
如果說,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珠穆朗瑪峰。
那菲爾茲獎,就是普通人連仰望資格都沒有的,外太空!
這個獎項,每四年才頒發一次,而且只授予四十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其含金量和稀有度,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諾貝爾!
三屆得主?!
這是什么概念?
這意味著,網友們眼里的這個當年“首腦”社團里最菜的凱文,是數學領域活著的傳奇,是神!
而就是這樣一群……
由九個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和一個未來的數學之神組成的……
天才聯盟!
在他們二十出頭的年紀,在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學術領域!
被一個二十多歲的夏國女孩,用一份試卷,徹底碾壓!
他們還被輕描淡寫的評價為……
“作為普通人來說,你們挺聰明的。”
這一刻,再也沒有人能打出字來。
所有人的大腦,都被這股巨大到無法處理的信息流,沖擊到徹底宕機!
他們終于明白,劉亦飛為什么會說“劇本連姜若水傳奇的百分之一都沒拍出來”。
他們終于明白,楊蜜為什么愿意推掉兩千萬,只為求一個試鏡機會。
因為……
這不是在演一個角色。
這是在觸摸一段,凡人根本無法想象的,神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