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間里,那鋪天蓋地的“臥槽”和“牛逼”,也詭異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齊劃一的,用各種符號和表情拼湊出的敬禮。
(;_;)ゞ致敬!
(t_t)ゞ致敬!
此生無悔入夏國,來世還做夏國人!向真正的國士致敬!
此時,沒有人再用粗俗的詞匯去表達內心的震撼。
網友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用這種最樸素的方式,去表達對這位傳奇女性最崇高的敬意。
電影在繼續。
畫面切回了那間階梯教室。
被姜若水一句話打擊到懷疑人生的十位“首腦”成員,在經歷了長達數分鐘的呆滯后,會長麥克第一個反應過來。
他沒有羞惱,更沒有憤怒,而是鄭重地整理了一下自已的衣領,走到姜若水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我為我之前的無知和傲慢,向您道歉。”
“姜,我代表‘首腦’,正式邀請你的加入!”
劉亦飛扮演的姜若水,只是淺淺一笑,點了點頭。
自此,麻省理工學院最頂尖的科研社團,迎來了一位來自東方的“普通”成員。
而一段讓整個鷹醬國學術界都為之顫抖的傳奇,正式拉開序幕。
畫面飛速切換。
一間會議室里,“首腦”的成員們正為一道被社團塵封了三年的課題,吵得面紅耳赤。
那是關于改進火箭燃料利用率的矢量計算模型,極其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
姜若水只是安靜地聽著,在他們爭論的間隙,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在密密麻麻的公式中,擦掉了其中一個不起眼的參數,然后寫下了一個全新的函數。
整個會議室瞬間安靜。
所有人盯著那個函數,大腦飛速運轉。
三秒后,之前吵得最兇的奧斯丁,猛地一拍大腿。
“我的上帝!原來是這樣!我們都走進了死胡同!”
“改變一個變量,整個模型都活了!”
一周后,這個困擾了社團三年的難題,宣告攻克。
又一個鏡頭。
一間高精尖的物理實驗室里,杰克遜教授委托的電磁軌道實驗,連續失敗了十三次,耗費了巨額經費,項目組的成員們垂頭喪氣。
姜若水被臨時邀請過來。
她沒有看那些復雜的設計圖,只是繞著那巨大的實驗裝置走了一圈,然后指著其中一根比頭發絲還細的超導線圈。
“材料的臨界溫度不對。”
“換成零下二百六十度的液氮冷卻試試。”
實驗組的負責人,一位老資格副教授當場反駁。
“不可能!我們的計算結果表明,零下二百五十度是最佳值!”
姜若水沒有爭辯,只是平靜地看著他。
“那就再算一遍。”
半個小時后,那位副教授滿頭大汗地拿著全新的計算報告,沖到姜若水面前,激動得語無倫次。
“姜……你是對的!是我算錯了小數點!不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姜若水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
“你們實驗的時候,這根線圈的顏色,比理論值偏藍了個色度。”
現場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用看怪物的表情看著她。
只憑肉眼,就看出了材料在超導狀態下零點零三個色度的偏差?
這……這是人能擁有的觀察力嗎?
類似的畫面,不斷閃現。
無論多么棘手的課題,無論多么繁雜的實驗,只要有姜若水的加入,所有難題都迎刃而解。
少則一周,多則一月,必然有階段性的成果爆出!
“首腦”社團的榮譽墻上,獎狀和獎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
漸漸的,社團里的那群天才們,對姜若水的稱呼,從“姜”,變成了發自內心的“姜女士”。
不到一年。
“首腦”社團的副社長選舉。
會長麥克站在講臺上,看著臺下所有的社員,直接宣布。
“關于副社長的人選,我認為沒有投票的必要了。”
他轉向一直安靜坐在角落里看書的姜若水,用一種近乎請求的口吻說道。
“姜女士,請你作為副社長,以后的社長,來領導我們吧!”
臺下,那九位未來的諾獎得主和菲爾茲獎大神,全體起立,掌聲雷動。
全票通過。
自此,“首腦”社團的實力,踏上了另一個臺階。
他們不再滿足于校內的課題,而是開始向整個常青藤聯盟的頂尖研究團體發起挑戰。
哈佛的“柏拉圖”,耶魯的“圣火”,普林斯頓的“愛因斯坦之門”……
一個又一個曾經如雷貫耳的名字,在“首腦”面前,被摧枯拉朽般擊潰。
電影畫面里,鷹醬國科技部頒發的獎章和榮譽證書,幾乎堆滿了一整間屋子。
最終,畫面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