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袋鼠國。
全球海洋安全研討會,會場莊嚴肅穆。
巨大的環形會議桌旁,分坐著十余個國家的將官代表團。
其中,最顯眼的位置只有兩席,一席屬于鷹醬國,另一席,屬于夏國。
張鎮海,這位夏國海軍總司令端坐于主位,身姿挺拔,閉目養神。
他身旁的夏國將官們,個個腰桿筆直,面容沉靜。
會議議程過半,一位頭發花白,剛剛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海洋動能專家,在臺上提出了一個關于航母流體動力學的前瞻性計算難題。
問題一出,整個會場陷入了詭異的寂靜。
參會的十國海軍智囊團,紛紛拿出紙筆,或是在便攜電腦上飛速敲擊,眉頭緊鎖,演算過程一次次陷入死胡同。
就連不遠處,向來眼高于頂的鷹醬國代表團,此刻也陷入了沉默。
他們內部低聲討論著,卻始終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臺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臉上露出一絲意料之中的微笑。
畢竟這個問題過于天馬行空,誰若是能解決,誰就有資格角逐下一屆的諾獎。
無論兩大國的海軍智囊再如何厲害,也難在十多分鐘里,理順這個復雜的模型,更別提給出思路建模運算了。
……
就在這時。
“咳。”
一聲輕咳,打破了會場的凝滯。
發聲的,是張司令身旁,一位面容沉穩的中年將官。
他是夏國首艘航母,遼州號航母的艦長,林毅。
林毅沒有動用任何紙筆,也沒有看計算器,他只是稍稍坐直了身體,用一種平鋪直敘的口吻開口。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變尺度下的湍流模型修正。”
“傳統的雷諾平均法在這里會失效,因為邊界層分離點的預測會出現巨大誤差,需要引入一個非線性的渦粘性系數……”
他條理清晰,邏輯分明,將一個足以讓世界頂尖大腦們絞盡腦汁的難題,拆解得明明白白。
沒有一個多余的字,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
當最后一個推論數據從他口中說出時,整個會場,鴉雀無聲。
臺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臉上的笑容徹底僵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見證奇跡般的狂熱。
其他國家的將領和專家們,全都用一種審視怪物的表情,死死盯著著林毅。
“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
這位諾獎教授激動地走下臺,快步來到夏國代表團面前。
“這位……將軍,您是負責技術方向的首席?您一定是浸淫這個領域,長達十幾二十年的資深博士吧?”
林毅搖了搖頭。
“不,我是航母艦長,我的專業是艦艇作戰指揮,和流體動力學、海洋動力學,隔了十萬八千里。”
老教授更震驚了。
“那……那您怎么會……”
他無法理解,一個非專業人士,為何能在一瞬間就洞悉問題的本質。
“不瞞您說,同樣的問題,我五年前就放在了鷹醬常春藤聯盟的博士論文答辯測試里,至今,沒有一個學生能給出讓我滿意的思路。”
林毅聽聞之后,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混雜著懷念與驕傲的神情。
“并非我聰慧過人,只是因為……”
“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的師父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來,并且親自解決了。”
“什么?!”
這位諾獎教授,只覺得自已的心臟都漏跳了一拍!
“十年前?這不可能!這個領域分明是最近兩三年才有的突破啊!我不記得夏國有哪位學者……”
林毅打斷了他。
“我師父,不是這個專業的學者,也從未在這個行業的期刊上發表過任何論文。”
“所以你不知道她,很正常。”
“至于她為什么會研究這個……”
林毅頓了頓,回憶著。
“那是十年前的一個午后,她午覺沒有睡著,一時又覺得有些無聊,就順手提了一個假設,然后……自已又把這個假設給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