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人聽說這事,都圍在村口看熱鬧,大多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思,議論著段娘子怕是要白跑一趟。
幾個后生跟著段娘子到了山上,看著漫山遍野的枇杷樹,枝頭上掛滿了黃澄澄的果子,風一吹,果子輕輕晃動,看著就喜人。
“段娘子,這么多枇杷,真能賣錢?”一個后生一邊摘枇杷,一邊忍不住問。
段娘子往竹筐里裝枇杷,篤定地說:“肯定能!江老板不是那種說話不算數的人,等咱們把枇杷送去,你們就知道了。”
幾人手腳麻利,沒一會兒就摘滿了兩大筐枇杷,足有一百多斤。
段娘子帶著后生們,扛著枇杷往桃源居去。
江茉聽到動靜,從里屋出來,見他們扛著兩大筐枇杷,笑著道:“辛苦你們了,快進來,咱們先稱重。”
荔枝拿著秤過來,將枇杷倒在竹筐里稱重,一邊稱一邊記。
“第一筐五十六斤,第二筐五十七斤,一共一百一十三斤,三文錢一斤,合計三百三十九文。”她從錢袋里拿出三百三十九文錢,遞給段娘子。
段娘子接過錢,又把之前的定金拿出來。
“江老板,這定金我先還給您,等后續摘了更多枇杷,咱們再一起算。”
江茉笑著擺擺手:“定金你先拿著,后續的錢按次結就行。你們要是摘得多,直接讓人拉過來,我讓伙計們幫忙卸貨。”
幾個后生看著手里的錢,眼睛都亮了。
他們平時上山砍柴,一天也掙不了幾十文,這一上午摘枇杷就掙了這么多,比砍柴劃算多了!
回去的路上幾人腳步輕快,嘴里還不停地念叨:“沒想到枇杷真能賣錢,江老板真是個實在人!”
“是啊是啊,走走走,咱們快去多摘些過來!”
趁著現在人少,一會兒全村都知道了人多了就摘不到多少了。
回到村里,段娘子又把在桃源居的事說了一遍,村里人頓時炸了鍋。
之前打趣段娘子的婦人湊過來,拿起錢看了看,又問:“真能賣三文錢一斤?沒騙我們吧?”
“當然沒騙你們!我們親手摘的枇杷,親手拿的錢,還能有假?”
后生笑著說,“江老板說了,有多少收多少,咱們摘多少她要多少!”
李老見是真的,趕緊召集村里人。
“大家都聽好了!江老板收枇杷,三文錢一斤,想賺錢的,現在就扛著竹筐去山上摘,摘多少有多少!”
不少人都動了心。
家家戶戶找出竹筐、麻袋,大人小孩齊上陣,一窩蜂往山上跑去。
原本冷清的山路上一下子擠滿人,大家嘰嘰喳喳聊著。
“往年這枇杷爛在地里都沒人管,今年竟能賣錢,真是老天開眼了。”
誰不喜歡多一筆銀子呢,這跟白撿有什么兩樣?
“可不是嘛!我家小子正愁沒錢買筆墨,這摘幾天枇杷,就能湊夠錢了!”另一個婦人接話道。
大家手腳麻利,有爬樹摘高處的果子,有的在樹下撿掉落的果子,有的負責把摘好的枇杷裝袋,忙得不亦樂乎。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村里人都扛著滿滿的枇杷回來了,家家戶戶院子里堆滿了枇杷。
李老組織人清點,全村一共摘了兩千多斤枇杷。
第二日一早,李老和段娘子帶著人,推著枇杷往桃源居去賣。
江茉早就讓人準備好了秤和錢袋,開了桃源居后門收貨。
荔枝和鳶尾忙著稱重、記賬、給錢,不可開交。
段娘子心里樂開了花。
她當初只是想給江茉帶些枇杷嘗嘗,沒想到竟給村里帶來了這么大的好處。
江老板真是活菩薩啊。
這一忙就是半天過去,鳶尾望著一院子枇杷,一時無。
先是紅薯,后有土豆,現在是枇杷。
自家姑娘怕是把桃源居當成糧倉了?
那些土豆在地窖還沒吃完呢,她瞧著有些都生芽了。
這些枇杷瞧著可不如土豆耐放。
鳶尾憂心忡忡。
所幸江茉沒讓她憂心多久,等桃源居客人少了,就著手準備做枇杷。
江茉看著后院堆得小山似的枇杷,先叫鳶尾和荔枝把挑揀的活兒安排下去。
爛果、裂果單獨挑出來丟掉,過小的果子留著熬枇杷水,只有表皮光潔、果肉飽滿的,才分成兩撥,一撥裝在陶盆里備用,另一撥倒進大竹篩,放在陰涼處瀝干表面水汽。
“小舟,熬膏的砂鍋先架起來,糖按枇杷果肉的七成重量稱好。”江茉叮囑孟舟。
孟舟應著,把稱好的糖倒進砂鍋,又加了小半碗清水,點火慢慢熬煮,整個人神采奕奕。
他還是第一次做這種果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學。
糖在水里漸漸融化,泛起細密的泡泡,甜香先一步飄了出來。
鳶尾把瀝干水的枇杷端了進來,江茉挽起袖子,拿起一個枇杷,指尖捏住果蒂輕輕一轉,再順著果皮劃一道小口,雪白的果肉就完整剝了出來,去核后丟進另一口陶盆里。
“剝枇杷時動作輕些,別把果肉捏碎了,熬出來的膏才夠細膩。”江茉一邊示范,一邊跟幾個丫頭說。
丫頭們跟著學,起初還會把果肉捏爛,練了幾個后也漸漸熟練,陶盆里的枇杷肉很快就堆得滿了。
等糖完全融化成糖漿,孟舟把火調小,江茉將枇杷肉緩緩倒進砂鍋里。
果肉接觸熱糖漿,發出滋滋的輕響,清甜的果香混著焦糖香,瞬間填滿了整個后廚。
“得用木勺不停攪,不然底下容易糊。”
孟舟就拿起長柄木勺,順著一個方向攪動,枇杷肉在糖漿里慢慢變軟,漸漸化成泥狀,顏色也從雪白變成了淺黃。
江茉守在砂鍋邊,時不時嘗一口膏體的甜度。
“再加點糖,枇杷本身的酸度得壓一壓。”
孟舟依添了些糖,繼續慢熬。
這熬膏的活兒最磨人,火不能大,攪不能停,一熬就是兩個時辰。
直到砂鍋里的膏體變得濃稠,木勺舀起來能拉出細長的絲,江茉才點頭:“可以了,滅火燜一會兒。”
這邊枇杷膏剛燜上,江茉又轉到后院,盯著另一撥枇杷。
這是要做枇杷蜜餞的。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