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葉十三不在,他崔明貴不放話,那些血衛軍根本就不聽任何將領的命令。
當初在屯田村也是一樣,袁彪手下被篩選出來加入血衛軍的兵卒,袁彪在沒有允許統領血衛軍之前,他之前的手下,照樣不讓袁彪摸一把長槍。
當時袁彪還氣得吹胡子瞪眼,肚里把原來的手下兵卒的十八代祖宗,挨個都問候了一遍。
待他自己被讓帶領火炮后,自己的規矩,比葉十三當初定下的還要多。
就是同為血衛軍,但不是火炮陣營的,都不容許私自接近任何一門火炮。
每門火炮,都有兩名背著長槍的護炮手日夜輪班看守。
這一點,也深得葉十三的贊賞。
再說葉十三一行。
出了查爾津城,一路向寧鶻方向策馬疾馳。
經過一天一夜的趕路,在第二天午時,已經看到寧鶻邊境上莽莽群山。
“大將軍,全面十里處,就有我軍哨卡。”
陳七斤從懷里拿出一幅地圖,指著上面的一處標記,又道:“我們可在哨卡歇腳,過了這個哨卡,以溪流為界,就是元蒙和寧鶻的界線了。”
葉十三瞥了地圖一眼,抬頭又望了望遠處白茫茫的雪原,道:“先到哨卡,把馬留下,然后繞道一段路,待天色稍晚一些,從那片松林進山再說。”
不一刻,哨卡到了。
這處哨卡,也是最后一處哨卡了。
也是忽烈兒帶著兵馬和皇族,逃到寧鶻境內后,一路追趕而來的北防軍,這才決定在沿途布置了十處哨卡。
每個哨卡,留有五十名北防軍駐守。
之前的元蒙和寧鶻的邊境,是沒有這么多的哨卡,更沒有烽火臺。
哨卡的兵卒里面,有人認出了葉十三。
對于葉十三的突然到來,嚇得哨卡的兵卒們不知道如果是好?
“聽好了!”
葉十三目光一掃眾兵卒,道:“趕快燒些稀粥,把馬也喂了,這馬就暫時留下了,本帥的行蹤,不得向任何人透露。”
“小的遵命!”
一名百夫長趕忙讓兵卒們燒稀粥,然后把二十匹戰馬,牽到一處用樹枝搭起來的掩體中拴著。
不大時候,稀粥燒好了。
哨卡的兵卒們,還切了一盆咸菜。
在這地方,咸菜可是個稀罕物。
就著咸菜,葉十三們拿出干糧,把一大鍋稀粥瞬間就喝了個精光。
放下碗筷,拿手背抹了一下嘴的葉十三,沉聲又道:“離行動還有兩個時辰,大家抓緊時間先瞇一會,養足了精神,還有更大的挑戰等著我們。”
大家都知道,這次行動,絕非平時的行軍可比。
要是一個環節上出現小小的疏漏,可能會導致全盤皆輸。
如此一來,誰也不敢掉以輕心,解開皮袍后,把藏在里面的物件兒拿了出來放在一旁。
短刀,折疊式弓弩,繩索,特制的短鋸……
原來,他們都是帶著兵器的,只是從外表看不出來而已。
不過,這些兵器里面,還真沒看到有任何的火器在里面。
拿出了藏在皮袍里的東西后,大家都裹著皮袍,就在樹枝搭著的哨棚里面,圍著牛糞火的火堆倒頭就睡……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