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振華是真破防了,唐國森明明有救的,但他自個兒過不去自己心里那一關,就給拒絕了。
有生的機會不抓住,反而甘愿去死,這唐國森簡直是不可理喻!!!
不過對此,站在一旁的張浩,倒是能夠理解。
唐國森對于自己變成機器人的說法,其實本質上,本非排斥機械身體。
而是對于,在身體被納米機器人仿身組織替代到一定程度后,我是否還是我的一大問題的深層恐懼。
是對意識主體性,生物性情感,身份連續性,自由意志是否會被剝奪的一種本能擔憂。
這很正常,事物是在不斷運動的,當運動到某一刻,便也會引發一連串的問題。
而如今唐國森的問題,幾乎也是在納米仿生科技應用于醫療界后,可能會經常遇到的問題,如今只是個開始罷了。
運用正確的方法論看清問題的本質。
張浩突然開口道:“唐老,其實問題也沒那么嚴重吧?”
“不嚴重???”唐國森一臉離譜的望著張浩:“我知道,如今醫療發展到這種程度,也是托了你的福,可你小子不能因為有點兒功勞就飄啊,這還不嚴重,替換到最后,壽命雖然大大增長,人直接成一臺機器了,還不夠嚴重???”
張浩點頭:“唐老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相信這種醫療技術運用的出發點,并不是您所說的,將人替換為一個機器人。”
“它就跟假肢,人工心臟,智能義眼一樣,是用來增強修復人的自我,而不是替換自我,你有點思慮過深了。”
唐國森反駁:“是,它起初的確是以增強修復為出發點的,可一旦到了一種程度呢?難道我的思慮不是真的嘛?”
“按照這種醫療方法,人必然是有全身都被納米機器人替代完一切,成為機器人的那一天的。”
張浩一句話殺死了比賽:“可人也有選擇的自由,人可以選擇在成為機器人前結束這一切,也可以選擇成為機器人,亦或是在成為機器人后,結束一切,怎么樣來選擇,是人的自由,不應存在任何的框架與束縛,不然就是在扼殺人的自由和主體性選擇的權力,當然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即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得由自身來承受,這一點恐怕無需強調。”
唐國森突然沉默了,尋思一陣,語氣緩和下來:“你的意思是,我無法接受成為機械軀體,就有自由選擇在成為機械軀體前,結束一切的權力?”
“是這樣。”
唐國森又尋思一陣:“既然是這樣的話幫我叫一下建國吧。”
誰都沒想到,最后說動唐國森的,竟然會是張浩。
而且說服唐國森的辦法,竟然是跟唐國森探討機械與自我,人的自由選擇權力,讓唐國森自己想通的。
只能說搞科研的勸人的方法就是不一樣。
不跟你扯家長里短,抬手就是科技哲學。
不過就在唐國森選擇接受新型醫療,大家皆大歡喜的閑聊階段。
張浩突然提起一件事:“如果唐老你還是選擇迎接命運的話,其實我也許還是有讓你能夠接受的一種重活一世,來彌補遺憾的辦法的。”
話音剛落,齊思遠攔住張浩:“張浩,那事兒就別說了吧。”
齊思遠還以為,張浩要說人體強化那事兒呢,是,那玩兒的確能讓唐國森重活一世。
但跟成為機器人沒啥兩樣,同樣的有悖人倫。
張浩否認:“不是那件事兒,是新的,我正在構想能否將人生前的意識轉化硅基生命,投放虛擬世界,且已經有了可以使人意識不至于因意識主體性而崩潰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