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0月。
b市的冬天一貫是來得挺早的,這不,才剛進入十月,巷子口的大樹上的葉子已經掉光了,只剩光禿禿的枝條,秋風吹過,盡顯蕭條。
平時只有三三兩兩的小孩兒嬉鬧的樹下,今天倒是出奇,聚集了十幾二十口人。
離著樹不遠的地方,一對穿光鮮亮麗的母女,恍若無人般依依惜別。
那淚流成河的場面,好像這場分別就是生離死別。
倘若自己不是這場荒誕故事中的苦主,在看到親人分離時淚流滿面的場面,蔡小冬也是要跟著流兩滴眼淚的。
只可惜,她這個在兩家抱錯女兒中的唯一苦主,不但沒有得到一句安慰,還被所有人遺忘了。
十七年前,蔡李兩家在同一家衛生院生產,因為護士的疏忽大意,把兩家孩子抱錯了。
蔡李兩家條件天差地別,蔡家吃了上頓沒下頓,日子過得比黃蓮還苦。
而李家早些年是做生意的,雖然經歷過動蕩,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家手指縫里隨便漏點,都夠蔡家吃一輩子的。
天差地別的兩個家庭,造成了兩個孩子不同的人生。
兩個孩子,一個活得像狗,吃了上頓沒下頓,打罵是日常,一個則是活成了公主,被千嬌萬寵長大。
兩家原本不知道抱錯孩子,生活的圈子又不同,平時絲毫沒有碰上的可能。
如果沒有意外,日子也會這么相安無事的過。
可如果也只如果,意外總是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b市前陣子鬧起了革命,李家因為早些年被定性為資本家,又被正在留洋的舅舅牽連,所以全家都要下放到農場去改造。
李母不忍心嬌養長大的小女兒受罪,就各種找人托關系,就為了能讓小女兒留在城里。
這關系不找不要緊,一找就被她撞見了和她長得有七分像的蔡小冬,她當時就留了個心眼,回家就找人查了查
這不查不要緊,一查還真發現事兒了,沒想到兩家孩子竟然被抱錯了。
和剛找回來,舉止粗魯大字不識幾個的親生女兒比起來,李母自然是更疼養了十七年的女兒的。
所以在知道把孩子換回來,養女就不用下鄉后,李母就毫不猶豫地找上了蔡家。
現在這一幕,就是兩家已經達成了共識,把女兒交換回來的場面。
看著還在抱頭痛哭的母女倆,蔡小冬咬咬嘴里小木條,心想這有什么好哭的,該哭的是她才對。
過了十七年苦日子,本來想著總該要過上幾天好日子了吧,沒想到卻是要去過更苦的日子。
再看看人家,被寵了十七年,就算被換回去,也是因為不想讓她跟著下鄉受罪。
果然人就是不能和人比,不然真會氣死人。
該死的賊老天,她都過了十七年苦日子了,怎么就不能讓她過上兩天好日子呢?
瞧瞧人家,再瞧瞧她自己,嘖嘖,老天爺肯定是瞎了眼了,白瞎她這么多年偷偷給供奉的香了。
蔡小冬抱緊自己只裝了兩套爛衣服的小包裹,暗暗呸了一聲:兩家都不是個好東西,什么玩意兒啊!
蔡家重男輕女,她從小就挨打挨罵,還沒有吃過一頓飽飯。
李家倒是把女兒當成寶貝,可寶貝的卻不是她,沒見著呢嘛,一個爸一個媽四個哥哥一個弟,愣是沒一個想起她的。
她都在這里站了一個多小時了,人都快餓暈了,也不知道來個人關心關心她。
該死的蔡家,知道她不是蔡家的女兒后,連早飯都沒有-->>讓她吃,就著急忙慌地扯著她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