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車的是胡榮,此次出行的總管,諸多事務需他安排,因此他跟在胡大老爺身邊最為妥當。
“老爺,您怎么出來了?”
胡榮對胡大老爺并無畏懼,他自幼隨父親在胡府長大,視主家如長輩。
”出來透口氣,隨便轉轉。”
胡大老爺往車轅上一坐,順手朝騎馬跟隨的李福祿擺了擺手。
四輛馬車周圍,二十余名錦衣衛騎著馬護衛。這么一支隊伍走在應天城的街道上,自然引得路人紛紛側目。可一瞧見這些護衛身上的衣著,許多人趕緊避開,生怕惹上麻煩——能讓這么多錦衣衛護送的人,豈是尋常之輩?
一行人慢悠悠地走了大半個時辰,終于抵達港口。一艘早已備好的大船正靜靜停泊在碼頭,等候貴客光臨。船東原本站在船頭張望,見胡大老爺一行到來,連忙小跑著迎上前。
車停穩后,胡榮笑吟吟地走上前去。這種瑣事自然該由他這個管家出面,哪用得著胡大老爺親自交涉?至于船東想攀談結交?眼下可沒這個資格。等上了船,若胡大老爺有興致,或許能聊上幾句——但一切都得看這位爺的心情。
長江,尤其是金陵以下的河段,堪稱大明最繁忙的水道。運貨的、載客的船只往來如梭,在這條流淌千年的黃金水道上川流不息。胡大老爺乘坐的船混在眾多船只中,隨波緩緩而行。
這個時代,水路遠比陸路便捷。胡大老爺此行的法。
若覺規矩不合心意,轉眼便能改上條,眉頭都不帶皺的。
撲通!
道衍直挺挺跪地叩首:“臣知罪!”
朱元璋方才那番誅心之論,尤其對胡大老爺行事動機的揣測,可謂一針見血。
依道衍對胡大老爺的了解,那位恐怕真會如此行事。
既如此,何必再辯?
他現在只求個痛快發落。
”罷了!”朱元璋長吐濁氣,”看在惟庸情面上,這回且記著。下回再犯——”
”謝主隆恩!”道衍規整地叩首起身,垂手而立。
朱元璋嗤笑道:“滿朝文武耍心眼的咱見多了,倒少見和尚也這般詭計多端。”
”裝什么鵪鶉?你心里分明不怕——”
”頂多是懊悔沒摸透咱的脾性,就敢來算計!”
”臣惶恐。”道衍再度跪倒,這回語氣平靜得近乎敷衍。
朱元璋厭煩地揮手:“滾吧!”
”你這等人,要么日后死在咱手里,要么鬧出潑天動靜。咱且等著瞧。”
“番邦外交司的事務,你按部就班處置妥當便可,余下諸事待惟庸回京再議!”
“微臣遵命。”
道衍未再多,恭敬施禮后徐徐退出謹身殿。直至踏下那漫長的漢白玉階,望見天際流云,方才搖頭輕嘆。
方才殿內,太祖皇帝有一事料錯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