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老爺略作思索,沉聲道:“六年前,我剛任丞相之時。”
“但他也非善意,我已是丞相,他卻送來‘青云直上’的匾額!”
“還特別吩咐要掛在影壁上!”
“這不是搗亂嘛!”
“我都做丞相了,還要‘青云直上’,豈不是要我稱帝?”
“哈哈……也只有你敢這么說,換個人,怕是要被這字嚇得夜不能寐了。”
馬皇后聞,不禁笑出聲來。
兩人心知肚明,這只是朱元璋的一種警示。
但胡大老爺能如此坦然地說出,也可見其心胸與親近。
畢竟,若非關系深厚,這些話頗為忌諱。
訪問胡府,必看之處,除了大院布局,便是后院那片種番薯、土豆的“試驗田”。
馬皇后對此也頗感興趣。
不遠處,便是胡大老爺常釣魚之地,綠樹成蔭,令人心曠神怡。
“惟庸,你家真是愜意啊!”
“難怪你總想待在家里!”
胡大老爺不介意馬皇后的外之意,反而自豪地點頭。
“那是自然!”
“自己的家,當然要弄得舒舒服服,不然都不愛回家,生活還有何樂趣?”
馬皇后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微笑著搖頭。
暫且擱置此事。
一行人來到胡仁彬夫婦的小院。
見安慶公主一臉驚喜地站在門口,胡惟庸對馬皇后笑道:
“看來我這兒媳是想母親了!”
“如此,你們母子倆好好敘敘舊吧!”
“我這就去為你們準備午膳!”
“既然來了,中午可得好好享用一頓!”
馬皇后對此安排顯得非常高興。
但她還是叮囑了一句:
“中午別太鋪張了,簡單家宴就好!”
胡大老爺聞,笑著挑眉回應:
“哈哈,嫂子,您太客氣了。”
“我家的家宴若放在外面,只怕比別人的酒席還要豐盛呢!”
“誰讓我就好這一口!”
“哈哈哈哈,您就放心吧,看我怎么安排!”
隨行的內侍、宮女聽到這話,都嚇得直冒冷汗。
天哪,胡大老爺真是威風凜凜!
這話,也就你敢說!
胡大老爺與胡仁彬離開后,安慶公主眼含淚光地撲進馬皇后懷中。
“母后……”
馬皇后望著如今略顯豐腴的女兒,笑著打趣:
“怎么?夫君和公公不在,就開始撒嬌了?”
“看你這樣子,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嘛!”
宮女、內侍識趣地退了幾步,給這對母女留下私人空間。
安慶公主挽著母后的胳膊,邊走邊笑答:
“女兒的日子確實舒心。”
“公公名聲雖大,但為人和藹。”
“自女兒新婚起,他就說不必每日問安,也不必共進餐食。”
“公公道,人生簡而之,無非吃喝二字,各人有各人口味,無須日日勉強相聚。
我們夫妻自隨心意,愛吃什么便吃什么!
起初,女兒心中尚存惶恐,夫君幾番安撫后,我也察覺公爹對此并不介意。
自此,女兒的日子便舒心了許多。”
望著女兒雀躍的神情,及她口中那些“不拘小節”之事,馬皇后若為天下之母,定會規勸幾句。
但作為母親,她真心覺得女兒的小日子很是愜意。
“這便是你來此不過數月,便身形漸豐的緣由吧!”馬皇后打趣道。
果然,女兒家皆在意身形相貌。
聞母后此,安慶連忙辯解。
“這能怨我嗎?”
“皆是公爹讓家中廚子所制。”
“我算是明白了,大嫂身為太子妃,仍念念不忘娘家美食的緣故了。”
“這兒的食物,著實美味!”
“母后,您稍后嘗嘗便知。”
“女兒并非貪吃,實在是太過美味,點心、飲品、羹湯、菜肴……”
“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見女兒一臉自豪,馬皇后笑著拍了拍她的手。
“你未受委屈,且過得開心,母后便安心了。”
安慶公主初時喜悅,聞母后此,幾欲落淚。
所幸,馬皇后深知孕婦不宜情緒激動,趕忙轉移話題。
安慶也連忙說起其他事情。
聊著聊著,感覺時光匆匆,胡義忽來通報:“皇后娘娘、少奶奶,該用膳了。”
胡府管家自有其威嚴,公主到了胡府,便是少奶奶,獨一無二的存在,這彰顯著胡家的自豪。
馬皇后聞,并未多,深知身份雖貴,但得胡家重視更為難得,自不會擺公主架子。母女二人隨即跟在胡義身后,緩緩步入正堂。
正堂內,一桌佳肴熱氣騰騰,剛上桌不久。馬皇后被請至上座,胡大老爺得意地遞上一小碗,并親自夾起白菜心放入碗中,隨后廚子從爐火上的大罐中舀出熱湯,淋在白菜心上。
“嫂子,這道開水白菜清淡可口,最適合你了。”
馬皇后望著碗中清澈如水的湯與綻放如花的白菜心,心中微動。
“惟庸,難怪安慶在你家長胖了。不說別的,這飯菜賣相就比宮中好多了。”
說罷,馬皇后拿起湯勺,輕輕舀起一勺,吹涼后送入口中,品味起來。
“嗯。”
一口湯入口,馬皇后的眼眸霎時亮了起來,隨后發出一聲悠長的鼻音。
湯畢,她滿臉驚訝地再次凝視著眼前的小碗。
“惟庸,這是如何做到的?”
“這湯看似清澈如水,卻滋味豐富?”
“而且,鮮美至極!”
身為國母,馬皇后閱歷豐富,美食佳肴見過無數。
然而,如此外觀與味道大相徑庭的菜肴,卻是頭一遭遇見。
胡大老爺聞,笑聲爽朗。
“嫂子,正因如此,古時烹飪才被譽為易牙絕技啊!”
“其中學問,博大精深!”
“我酷愛美食,又愛鉆研!”
“且不缺錢財與時間,自然樂于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