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 第139章 陛下既讓臣選賞賜,臣懇請辭官

      第139章 陛下既讓臣選賞賜,臣懇請辭官

      “這種水泥目前的產量如何?”

      章善悄悄揉了揉肩膀,輕聲回答。

      “陛下,我們剛掌握這項技術,熟練工匠不足。

      “而且這是新事物,原料準備也不充分。

      “所以目前日產量最多百斤。

      “不過十天內,工部保證日產量上千斤。

      聽章善這么說,朱元璋也感到困擾。

      雖然這東西很好,但短時間內無法大量獲取。

      然而章善的話顯得誠懇,不像是敷衍之詞。

      于是朱元璋默默點頭表示認可。

      朱元璋揮退眾人后,興致勃勃地拿起小錘子開始敲擊水泥墩子。

      這不是閑來無事,而是他在進行一項試驗。

      自從得知這些墩子是由不同配比和燒制程度的水泥制成時,這個念頭就在他腦海中生根發芽。

      他很好奇這東西究竟有多堅固。

      叮叮當當的聲音回蕩在空氣中,朱元璋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鐵匠,敲得格外投入。

      每敲一下,他的心情就愈發愉悅。

      作為一國之君,他對事物的看法自然與眾不同。

      在他手下臣子眼中,這些水泥墩子是用來修堤壩、建橋梁或房屋的材料。

      但朱元璋卻看到了更深遠的意義——邊境防御。

      如果有了這樣的神奇建材,豈不是可以輕松建立小型堡壘?雖然大規模建造城市代價高昂,但一個小規模的軍事據點,既能駐扎軍隊又能儲存糧食,應該不成問題。

      此外,這種水泥不僅能夠替代石材,而且便于運輸,這無疑是最佳選擇。

      要知道,在很多邊境地區,找到合適的建筑材料十分困難,尤其是與北方殘余勢力接壤之處。

      為了建造一個簡單的屯兵站,所需石料往往需要長途跋涉數百里才能運到,其間的人力物力消耗巨大。

      但現在有了水泥,只要能找到運送糧食的路徑,攜帶幾袋水泥簡直是小事一樁。

      更讓他欣喜的是,這種水泥施工速度極快。

      根據章善的說法,僅一天時間就已完全凝固,這無疑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照此推算,十天之內就能完整建成一段城墻,這豈不是奇跡?在兩軍對峙時,這種迅速筑城的能力無異于天降神兵。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這項技術的應用場景數不勝數。

      他甚至得意地認為,有了這樣的神物,還有誰能攻破大明的城門?

      想到這里,朱元璋內心激動,這混凝土真是了不起,其作用遠超想象,稱其為神物毫不夸張。

      滿懷熱情的朱元璋回到宮中后,立即讓宋利去請胡大人。

      他無論如何都要立刻見到胡大人。

      畢竟,胡大人無聲無息地被調到工部不久,就帶來了如此巨大的驚喜。

      不給予嘉獎實在說不過去。

      同時,朱元璋也在思考一個問題。

      他忽然意識到,這兩年胡大人的功勞其實不小。

      單說土豆這一項貢獻,就已經是極大的功績。

      其余工作中的成績相比之下似乎都遜色幾分。

      但僅憑土豆這一項,朱元璋卻難以準確衡量該如何獎勵。

      如今,胡大人在不知不覺中再次靠近權力核心。

      若丞相之位不廢除,幾年后胡惟庸很可能會成為爭奪丞相之位的強有力人選,而且是其他人難以超越的那種。

      這樣一個屢建奇功的人,確實難以忽視。

      朝廷賞罰若不分明,必定會引起動蕩。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臣子都會團結一致支持胡大人。

      朱元璋今日若對胡大人的功勞置若罔聞,日后他人又該如何自處?這關系到皇上的威嚴。

      想到此處,朱元璋亦覺頭疼。

      恰在此時,胡大人步入謹身殿。

      朱元璋揮手免去虛禮,開門見山地問:“惟庸,你屢建奇功,朕十分滿意。

      只是現下有個難題——該拿什么賞你?這里沒有外人,你說說,想要何等封賞?我們一起商議,可行之事立刻辦理。

      胡大人聽后心中一驚,暗忖這老朱莫不是又要玩花樣?想起過往,他對這位皇帝既敬佩又畏懼。

      雖則朱元璋出身寒微打下江山,卻也難掩其刻薄多疑的性格。

      于是他謹慎觀察朱元璋的表情,隨后誠懇地回答:“陛下若是真心,臣確實有心愿。

      朱元璋聽后神色微變,臉上的笑意稍減。

      若非胡大人眼力好且熟知朱元璋,幾乎察覺不到他的異樣。

      看來老朱依舊小氣得很。

      然而朱元璋仍掛著笑說:“惟庸你這話什么意思?我既然讓你直,便是真心要賞你!”

      “只管暢所欲,即便有不當之處,此地無外人,我也會據實拒絕,咱們都不會失了體面!”

      胡大老爺聽完,心里暗罵。

      老朱又開始耍這套了。

      開口提賞的是他,可舍不得兌現的也是他,到最后推脫拒絕的還是他。

      總之左右都有他的道理。

      不過胡大老爺還是決定試一試。

      畢竟機緣巧合下,他立下的功勞不小?

      朱元璋似乎也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在外人眼里,這或許是莫大的榮光。

      但在胡大老爺看來,這反而是危機降臨的信號。

      說穿了,他已經接近朱元璋的忌憚紅線。

      一旦哪句話或哪個行為觸碰到朱元璋的底線,他的末日可能就到了。

      而且胡大老爺深知,對他這種身份的人來說,若朱元璋出手,必是滿門遭殃。

      輕則抄家,重則株連九族,全家走上刑場!

      既然今日朱元璋主動提及,不如賭上一把。

      想到這里,胡大老爺果斷說道:

      “陛下既讓臣選賞賜,臣懇請辭官。

      “臣不想再為官,只想關門謝客,安享清閑。

      朱元璋聽后一愣,隨即果斷說道:“絕不可能!”

      “惟庸,你考慮別的提議吧,此事就此作罷!”

      胡大老爺聽罷,臉色驟變,神情頹然。

      但他仍不甘心,繼續試探道:“陛下之前不是說一切都可以商量嗎?”

      “我別無所求,錢財足夠日常開銷,家中還有田地和莊園,每年也有穩定的收入。

      “名聲方面,早年間該得的也都得到了。

      “至于權力,我曾做過丞相,現在又是陛下的姻親,想必沒人敢輕視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