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的題,不僅難度增加,題量也上去了。
哪里還會像童子試那般,容得考生慢慢斟酌、慢慢思考,然后在草稿紙上慢慢書寫,最后謄抄到正稿上?
沒有!
考生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理清思路,于草稿紙上寫出文章。
寫完檢查并修正后,他開始用端正的筆跡認真謄寫到正式答卷上。
接著,或許只能匆匆檢查一遍,便要立刻投入到下一個題目的作答中。
根本沒有多少思考的時間。
對于那些曾經通過鄉試或思維敏捷的人來說,或許還能稍微應對。
但許多人在此刻茫然抬頭,才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用。
一時間,大明各地的考生都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
然而,時間并不會因為他們的遲疑、憤怒或抱怨而停下半分。
考試結束的時間到了!
在考官的嚴厲催促下,考生們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考卷和紙筆,滿臉頹廢地走向外面。
他們彼此對視,卻看不到一絲笑容。
即便有少數人面色稍好,臉上沒有太多的困苦,但也難掩疲憊。
站在貢院門口等待著院門打開的他們,此時卻并未感到任何解脫。
聽到旁人的議論后,他們反而更加痛苦了。
因為他們發現,別人談論的題目,自己卻根本沒寫完,甚至完全沒動筆。
既然連寫都沒寫,又何談成績?這鄉試怎么難成這樣啊?
最讓人費解的,還是最后那道題目。
“云龍兄,胡大人出的最后一題,你寫了嗎?”
“仲謀兄,你這玩笑開大了!我寫什么啊寫?那題我現在想起來,腦子還嗡嗡的!”
“哈哈,云龍兄這話一出,我心里也舒服了,看來不僅我一個人覺得為難啊!”
“仲謀兄,你等著看吧,今天之后,這題肯定會在江南江北傳開,罵聲肯定會比之前還高!”
“哦?這是為什么?”
“呵呵,仲謀兄何必裝傻?題目中提到的兩個人,一個是至圣先師孔子,另一個是老子,哪一個是好惹的?”
“哈哈,云龍兄說笑了,我可不是裝傻,只是一時沒想到而已。
不過胡大人這題,我是真不知道怎么破題,完全沒思路!”
“是啊,罵得再狠也改變不了我在鄉試中一道題都沒寫的事實啊!今年科舉,真是栽了!”
“栽了就栽了吧!反正不止咱們栽了,今年胡大人這題,還不知道要坑死多少人呢!”
“……”
類似的對話,數不勝數!
無數學子紛紛抱怨、討論、甚至破口大罵……
說白了,這次鄉試的難度,遠超他們的預期和想象。
簡直連一點頭緒都摸不著。
以前胡大老爺在童子試的題目,多少還和四書五經沾點邊,學問深厚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破題的方向。
可這次呢?
即便考試結束,現場也沒有一個人能提出一個讓大家認可的思路。
沒錯,連個思路都沒有。
因為在大家看來,這題目簡直有病。
無論是支持孔子,還是支持老子,豈不是對另一方不敬?
好,那為什么不敬?
不敬的理由是什么?
說得輕了,沒有說服力;
說得重了,那簡直是倒反天罡!
哪有身為儒家學子,罵自己學問老祖宗的道理?
因此,那些勉強答題的學生,真是一字一句都在反復斟酌。
光是這一篇文章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就超過了他們平時一場完整考試的時間。
再加上鄉試其他題目的難度和題量,他們一個個不難受才怪。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