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 第14章 從今日起,本大爺就要改行種地了

      第14章 從今日起,本大爺就要改行種地了

      縣試才出了一道題目,就讓大家都愁眉不展。

      要是府試和院試時再來幾道這種難度的,那恐怕只有坐以待斃了。

      想到這里,誰還能安心?趕緊回去溫習功課才是正經。

      這股緊張的氛圍逐漸蔓延開來,甚至全國的學子們都開始閉門苦讀。

      即便之前信心滿滿的那些人,現在也不敢小瞧胡惟庸的手段了。

      畢竟,他只用一道題就展示了讓人敬畏的實力。

      如今,誰還敢輕視?

      這次閉門讀書倒是挺有意思的。

      所有人都在拼命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

      不再是單純啃四書五經了。

      唐詩宋詞、史學雜記、四書五經……

      過去他們不屑一顧,只當娛樂的書籍,現在也都成了必讀之物。

      不僅有人一本本地翻閱記憶,還有人找來各種雜談趣事的書來看。

      畢竟,在摸不清胡惟庸出題思路的情況下,廣撒網多撈魚是最穩妥的辦法。

      管它什么書的名聲如何,先看了記了再說,總不會吃虧。

      一時間,全國各地滿是勤奮讀書的身影。

      各地學政見狀,不管懂不懂,都排隊上奏皇帝,聲稱此地學風濃郁。

      (本章完)

      ------------

      接下來的日子里,一切恢復平靜。

      再多的抱怨也無法改變結果,再多的不滿也不能幫助未來的府試。

      雖然有一群落榜的考生還在唉聲嘆氣,但實際上他們的悲鳴毫無作用。

      不論胡惟庸搞出來的這場“怪題”讓多少考生咬牙切齒、捶胸頓足,只要朝廷并未宣布試題無效,依然認可了此次考試的結果并予以張榜公告,那么一切便不可更改。

      朝廷的尊嚴遠勝于這些學子的前途。

      于是,無論是僥幸登榜還是遺憾落榜的學生,在縣試成績公布后,又都投入到緊張的復習之中。

      那些未能上榜的學子雖滿腹怨,認為自己運氣不佳,遇到了胡惟庸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但也隱隱明白自己的實力不足。

      或許下一屆沒了胡惟庸這個變數,情況會好些,但如果自身沒有進步,即使再參加一次,恐怕還是會失敗。

      而那些上榜的學子同樣感到壓力山大,畢竟這只是科舉的上留名?

      畢竟,胡大人的地位深受皇帝信任。

      若是到時候這位大人物隨便提點一下我們的名字,那豈不是飛黃騰達的機會?

      還是那句老話,能混到官場的人,哪個不是精明之輩?

      于是,禮部上下就像被打了雞血一樣,無需任何人督促,便自行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了。

      胡惟庸聽到這個消息后,愣了一下,隨后嘴角揚起一抹詭異的笑。

      他隨口敷衍了幾句表揚的話,便轉身回家繼續過他逍遙自在的日子了。

      規模更大、花樣更多樣化的歌舞會、更加激烈的肉搏比賽、廚師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會、池塘里新一輪的釣魚大賽……

      在家里的胡惟庸,不僅將擺爛玩出了新境界,還搞出了一系列新奇的娛樂項目。

      他過著輕松自在的小日子,別提多舒坦了。

      這一天,應天的陽光灑在胡惟庸身上,為這條“咸魚”鍍上一層金光。

      本來他正曬著太陽積蓄能量,準備約上娜娜和春妮兒進行一場新技能挑戰賽,卻忽然微微睜開眼睛。

      一道他極為熟悉的淡藍色屏幕又浮現在眼前,已經許久未見的它,讓他有些恍惚。

      恭喜主人享受閑適生活百日,特贈兩公斤土豆作為獎勵。

      此物經過系統改良,主人只需親自照料種植,產量便會翻倍。

      期待主人繼續保持這種舒適的生活方式!

      看著這些字跡,胡惟庸迅速從躺椅上起身。

      我的天,土豆!

      上一世,這不過是一種普通百姓每日都能吃到的廉價食材,但在如今這個時代,卻是價值連城的東西。

      他曾看過一段科普視頻,提到過這種植物。

      其實早在明萬歷年間,土豆就已經傳入中國。

      只是它一直未被重視,也沒有大規模推廣。

      畢竟萬歷時期的明朝官場早已不像洪武年間的清明廉潔。

      又有誰愿意拼命勞作呢?

      然而,如果胡惟庸此時拿出這東西……

      嘖嘖,畝產兩千至三千斤的高產作物,要是讓朱元璋知道,他豈不是要欣喜若狂?

      胡惟庸敏銳地察覺到,這東西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張免死金牌。

      最重要的是,這比那些所謂的丹書鐵券要好用得多,也可靠得多。

      這才是真正的免死金牌。

      畢竟,朱元璋當初雖然嘴上說著丹書鐵券可以赦免除謀反外的所有罪行,但實際上,在他的屠刀揮舞之際,不少擁有丹書鐵券的人都難逃厄運。

      倘若胡惟庸將這土豆之物引入世間,那局面便截然不同了。

      這雖非戰功,卻是一項能讓無數人存活的無量功德。

      單憑一人之力養育天下蒼生,這樣的大功績,即便是朱元璋也無法忽視。

      如此一來,他在大明才算真正站穩腳跟,有了退路,不必終日憂慮會被朱元璋問罪。

      想到此處,胡惟庸急忙奔向后院。

      無需多,換裝、取工具!

      從今日起,本大爺就要改行種地了。

      s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