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血腥而莊嚴的獻俘典禮,就此落下帷幕。
它用最直接,最殘酷的方式,向整個東亞宣告了大夏帝國的強勢崛起,也徹底奠定了陳平川說一不二的霸主地位。
……
獻俘太廟的血腥氣尚未完全散去,一場關乎整個東亞未來格局的朝會,便在皇宮的太和殿內召開了。
這一次,不只是大夏的文武百官,高麗國王李峼、倭國降將德川家康等藩屬國代表,也破例獲準列席旁聽。
陳平川高坐于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神情各異的眾人。
他知道,用武力征服一個地方,只是第一步。如何通過制度和政策,將勝利的果實牢牢鞏固,并使其為大夏所用,才是真正的考驗。
“諸位愛卿,藩屬使臣,”陳平川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征倭之戰,已經結束。但朕以為,戰爭的結束,不應僅僅是殺戮的停止,更應該是一個新秩序的開始。”
“朕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商議,如何建立一個以我大夏為核心,輻射高麗、倭國,乃至整個東亞的,長治久安的新秩序。朕稱之為——‘華夏共榮’之策。”
“華夏共榮”四個字一出,殿內眾人皆是精神一振。
首相趙康出列,躬身道:“陛下高瞻遠矚,臣等欽佩。敢問陛下,此策具體將如何推行?”
陳平川贊許地點了點頭,伸出三根手指。
“朕的‘共榮’之策,主要有三點。其一,通商;其二,同文;其三,聯軍。”
他首先看向戶部尚書張盛財:“張愛卿。”
“臣在。”張盛財連忙出列。他現在對這位女婿是又敬又怕,尤其是聽說倭國每年要進貢五百萬兩白銀后,他這幾日走路都是飄的。
“朕命你戶部,即刻牽頭,聯合禮部、工部,制定《大夏與藩屬國互市條例》。核心原則是,我大夏的絲綢、瓷器、茶葉、鐵制農具、書籍等,可以低關稅甚至零關稅進入高麗、倭國。而高麗的人參、皮毛,倭國的硫磺、銅料、海產,則由我大夏官方統一收購,價格由我方厘定。同時,大夏寶鈔,將作為三國之間官方貿易的唯一指定結算貨幣。”
陳平川的這番話,讓在場的聰明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哪里是通商,這分明就是經濟上的全面掌控!
用大夏的工業品,去傾銷他們的市場,摧毀他們的手工業。再用官方定價,廉價收購他們的原材料。最后,用大夏的貨幣,來綁定他們的經濟命脈。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高麗和倭國,將徹底淪為大夏的經濟附庸,永遠也別想翻身。
張盛財聽得兩眼放光,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國庫里堆積如山的金銀和物資。他激動地說道:“陛下圣明!此策一出,不出十年,我大夏國庫之豐盈,將遠超歷朝歷代!臣立刻去辦!”
而跪在末席的李峼和德川家康,則是聽得心驚肉跳,冷汗直流。
他們都是人精,哪里會聽不出這“互市”背后的刀子。但他們敢怒不敢,只能將頭埋得更低。
陳平川沒有理會他們的反應,繼續說道:“第二,同文。”
他看向首相趙康和禮部尚書:“趙愛卿,禮部聽旨。朕要你們在三年之內,在高麗和倭國的主要城市,建立至少三百所‘儒學學堂’。學堂的教材,由我大夏國子監統一編撰;教習先生,由我大夏選派。所有高麗、倭國的貴族子弟,必須入學。學業優異者,可推薦至我大夏國子監深造,甚至有機會參加我大夏的恩科,入朝為官。”
這一招,比剛才的經濟控制,更為陰狠,也更為長遠。
這是文化上的釜底抽薪。
用中原的儒家文化,去同化他們的上層精英。讓他們從小讀漢人的書,說漢人的話,以成為大夏的官員為榮。幾代人之后,他們國家的精英階層,思想上都會變成大夏人。
一個國家的精英都心向外邦了,這個國家還怎么可能獨立?
“陛下……此乃萬世之基啊!”趙康激動得渾身發抖,他作為一名儒家文官,最能理解這一政策的深遠意義。“臣,遵旨!臣定將此事,辦成我大夏教化四夷的千秋功業!”
李峼和德川家康的心,已經沉到了谷底。他們知道,這一招,比千軍萬馬還要可怕。這是要從根子上,刨掉他們民族的魂。
但他們能怎么辦?反對嗎?太廟前的人頭,血跡未干。
陳平川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兵部尚書李巖和秦鋒、石頭等一眾將領身上。
“第三,聯軍。”
“李愛卿,秦鋒、石頭,你們聽好。朕決定,組建一支‘華夏聯合艦隊’與‘華夏聯合陸軍’。兵員,由高麗、倭國按人口比例提供。軍官,由我大夏將領擔任。武器裝備,由我大夏兵仗局統一提供。訓練標準,參照我大夏京畿大營和神機營。”
“這支聯軍,名義上是為了共同防御海外之敵,但實際上,指揮權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大夏手中。朕要讓高麗和倭國,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一支可以威脅到大夏的獨立軍隊!”
這一條,是軍事上的徹底繳械。
讓他們出人,我們出槍,我們出軍官。這樣一來,他們的青壯年都被納入了大夏的軍事體系,既消耗了他們的戰爭潛力,又為大夏提供了大量的炮灰。
李巖和秦鋒等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興奮和欽佩。
“陛下英明!如此一來,藩屬國再無叛亂之憂,我大夏亦可憑此聯軍,威懾四方!”李巖躬身道。
通商、同文、聯軍。
經濟、文化、軍事。
三策并出,如三把利劍,死死地鎖住了高麗和倭國的喉嚨,將他們徹底變成了大夏帝國的附庸。
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所有大夏的官員,都沉浸在對皇帝陛下這宏偉而周密布局的震撼之中。
而李峼和德川家康,則感到了深深的絕望。他們終于明白,戰爭的失敗,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們的國家和民族,將要面對的,是一個溫水煮青蛙式的,漫長而無法反抗的被吞噬的過程。
陳平川看著殿下眾人各異的神色,心中一片平靜。
他不是圣母,他是一個帝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夏的利益,為了這個他親手建立的國家的長治久安。
“此事,就這么定了。”他一錘定音,“即刻頒發詔書,昭告天下。朕希望,在朕的有生之年,能看到一個真正‘共榮’的華夏。”
隨著這道詔書的頒布,一個由大夏主導的全新秩序,開始以前所未有的強勢姿態,建立起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