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猴頭問的是這個么?
大家關心的是這些嗎?
這小童,是在打啞謎么?
黑熊精、靈感大王,這些個無關緊要的角色,誰會去在意他們來或不來?
他想知道的,自始至終,只有那一位!
可這等話,他又不好親自開口去問。
他心中正自煩躁,孫悟空那壓不住的嗓門,卻又響了起來。
“你這小娃娃,嘴皮子倒是越發利索了。”他擺了擺手,渾不在意地道,“罷了,俺老孫也懶得與你計較那黑熊、鯉魚的去向。俺就問你一句最要緊的......”
“你家大慈大悲的菩薩呢?”
“這斬仙臺上吵得天翻地覆,三界里有頭有臉的,能來的差不多都來了。”
“她老人家向來最愛管這等不平之事,當年俺老孫西行路上,但凡遇著些難處,她總是頭一個到。”
“今日這般天大的場面,三界的仙佛眼看就要把這斬仙臺給吵翻了,這么好......咳,這么要緊的陣仗,怎地反倒不見她的人影,自個兒躲清靜去了?”
“莫不是嫌這里不夠熱鬧,故意躲在珞珈山里頭享清凈,好叫俺老孫心里頭干惦記?”
這一問,當真是石破天驚。
將在場所有仙佛心中盤桓的那個最大的疑團,給清清楚楚地擺在了臺面上。
是啊!
靈山來了文殊,來了普賢,來了這許多羅漢金剛,為何偏偏少了那位在三界之中名頭最響,人緣最廣的觀世音菩薩?
霎時間,無數道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善財童子那小小的身軀上。
善財童子被這許多目光一并盯著,那張粉妝玉琢的小臉,終是繃不住了,顯出幾分蒼白來。
他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又咽了回去,只是將頭埋得更低了。
這般情狀,更是引人遐思。
莫非是佛門內部,出了什么變故?
還是說,觀音菩薩對此案,另有看法,不愿前來趟這渾水?
就在眾人心中各自揣度之時,善財童子終是開了口。
“回勝佛的話......”
“菩薩她......去救苦救難了。”
此一出,滿場皆靜。
連孫悟空都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想到會是這么個答案。
只聽善財童子繼續說道:“就在今日清晨,菩薩于定中忽有所感,算出那南贍部洲,正逢百年不遇的大旱,繼而引發瘟疫橫行,已有十室九空之象。”
“菩薩慈悲心腸,不忍見蒼生涂炭,便即刻駕起祥云,攜了玉凈瓶,往那凡人之所降下甘霖,普施法力,救度萬民去了。”
他抬起頭,迎著滿場神佛探究的目光,神情肅穆。
“菩薩臨行前曾有法旨。道救死扶傷,乃是燃眉之急,片刻耽擱不得。”
“至于這斬仙臺上的公案,自有天規律法,有諸位大德長輩在此,定能斷個分明,也就不需她再來多此一舉了。”
“故而命弟子前來,代為旁聽。”
這一番話,說得是情真意切,大義凜然。
救苦救難,慈悲為懷,這本就是觀音菩薩在三界眾生心中的形象。
這個理由,當真是無懈可擊,誰也挑不出半點錯處來。
誰敢說,為了審一個小小人仙,便要耽擱菩薩去拯救萬千生靈?
那豈不是成了不明事理,沒有慈悲心腸的惡人?
斬仙臺上,一時間鴉雀無聲。
眾人皆是默然,不知該作何評說。
便是孫悟空,抓耳撓腮了半天,也尋不出話來反駁。